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永乐大帝 > 第二章 驿丁阿牛

第二章 驿丁阿牛(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本地千户所的千户大人也听说了这件事,他的态度倒是倾向于阿牛。

因为,即便阿牛凭着《低级武官考评及升迁制度》连升三极,升到顶也只不过是个百户而已,对千户本人的地位没有任何威胁。如果麾下地百户、总旗、小旗均有着与职位相衬的实力,对千户也有好处——将来若是上了战场,部下越是悍勇自然就越让上官放心。不过,兵役名册上面挂的确实是曾氏的户头,从人情道理上讲,曾氏兄弟想要回军籍却也说得通。所以,千户也不好对此说些什么。

若是曾家对他亲厚些,阿牛说不准还会犹豫一下。但曾家对他除了奴役外,根本没有一丝温情。

阿牛八岁的时候父亲得罪了当地豪强。只得带着阿牛逃走。逃亡的路上,阿牛的父亲病死了,阿牛便流落当地依靠乞讨为生。

奇怪地是,尽管只能饥一餐饱一顿地吃些残羹冷炙,但阿牛十岁的时候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那天阿牛地养父作为驿站的军卒到这座县城来送信,无意中瞧见了阿牛。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将阿牛带了回去收为养子。

曾氏虽说属于军户。却是属于从州县民户中强行抽垛为军的“垛集”军。曾家的家境在当地其实可称得上富裕,家有水田六十余亩,旱地八十余亩。然而曾氏将阿牛收为养子后,却只是指了一间破草棚让他居住,另外每月给他三斗粗糠。

阿牛正长身体时,吃得多。曾家给的这些东西自然不够,所以阿牛总是想方设法在野外找吃的。野菜自不消说,那根本就是阿牛地主食。诸如青蛙、野狗、野猫。只要出现在他视线内,多半逃不过被他吃掉的命运。除此之外,阿牛还夏天爬树抓蝉,冬天挖田鼠洞。总之,一切地上爬的,天上飞的。田里长的,树上结的种种东西,只要一到他的手里,就都能化为食物。

第二章驿丁阿牛

暮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时候。www。QΒ5、com\\

小伙子阿牛爬上坡顶,举目向北远眺。五六里外的镇江府城没在绵密的树林后面,仅可看到那座高入云霄、雄伟壮观的金山寺顶部。阿牛脱下上衣,露出宽厚壮实的胸膛,开始练习武艺。

阿牛幼时被一曾氏军户收养,建文元年,曾氏在卫病故。曾氏有三子四侄,众人商议后,将身为养子的阿牛送去补役。卫所勾军,重在得人,是否亲子并不太在乎。身为养子自然没有多少发言权,阿牛只能前往。

曾氏的亲子亲侄均不愿服军役,盖因军户的社会地位很低,军役繁重,收入也很少。然而永乐皇帝登基之后,颁布了《低级武官考评及升迁制度》。这条制度刚颁布的时候,阿牛高兴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虽说吃不饱,住得也差,但毕竟曾家给阿牛提供了食宿。问题是,后来曾家发现阿牛虽说年幼,但力气却特别大,简直可以顶得上一头牛。通常来说“做牛做马”只是一个形容词。但曾家确确实实是把阿牛当成牛来使用。

力气消耗得多。肚子自然也就更饿,可曾家却并不增加阿牛的食物。阿牛当时正处于懵懵懂懂地年纪。也不懂得反抗。就这样直到三年后养父病故,曾家兄弟虽然舍不得这头“牛”,但他们谁也不愿意去服军役,于是便把阿牛送去补役。

阿牛大字不识一个,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种最基本最仆素的道理却不用人教也会明白。如今眼看一条康庄大道就摆在眼前,他又如何肯将机会让给那些凉薄之人?

阿牛望着远处不知不觉地叹了口气。

他虽然不愿出让这份资格,但这份军役资格原本也确实属于曾氏所有,这件事的最终结果究竟会如何,阿牛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阿牛身高接近两米,全身肌肉盘结,壮实得象座山一样。虽说只是一名驿卒,但整个千户所里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挡得住阿牛的全力一击。

《低级武官考评及升迁制度》规定每年考核一次,若是有实力,完全可以在三年内由小兵升为小旗,再升为总旗,最后升为百户。小旗、总旗、百户这三极军户可分别至少获得二十四石、六十石、一百二十石的额外收入,这叫处在赤贫状态的阿牛如何不兴奋?

然而福之祸所依,祸兮福所至,阿牛高兴了还不到一个月。麻烦就来了。

阿牛的军户资格是从曾氏所得。当初曾氏地亲子亲侄避军役如瘟疫一般,但当今皇上颁布了《低级武官考评及升迁制度》之后,这个服军役的资格就立即变成了香饽饽。

曾氏属于垛集军,就在当地服役。因为距离不远,结果曾氏的三子四侄就经常前来骚扰阿牛,向他索要服役的资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