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亮剑之浴血抗战 > 第三百三十六章不为人知的隐秘

第三百三十六章不为人知的隐秘(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按理说,上级应该早一步派遣主力部队到山冬去,一方面因为需要115师留在晋冀两省开辟根据地,另一方面则是山冬传统势力浓厚,导致异常排外,115师贸然进入山冬地区容易发生争执。

“在北方局会议召开之前,山冬根据地多个机构并存,山冬纵队,山冬军区、八路军第一纵队,山冬军政委员会,还有115师发展出来的部队!”

“政出多门,甚至是各行其事,极大的消耗了内部力量,致使根据地一度陷入危机状态,115师一开始是以帮助山冬纵队发展的名义进入山冬的,经过了两年多的磨合,才刚刚成立新的山冬军区,确立了党的一元化领导!”

谭林似乎还有些不放心,继续嘱咐道:“老话说的好,出头的椽子先烂,你现在的风头已经够盛,以后出面协调的事可以交给赵秉章同志!”

“我明白!”周维汉点了点头,谭林能私下跟他交待这些话,是把他当成自己人。

“由他担任五纵参谋长,不管五纵在哪里,在与当地的同志交流之时会方便的多,你可以就偷摸乐去吧!”

与其他根据地不同,八路军东渡黄河之后,定下的是先占太行,而后发展平原根据地,所以115师的部队最先是在晋冀两省活动,但是山冬地区在日军沿着津浦线南下之后,在当地党组织的策划之下,成功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随时谭林又说起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当时山冬的武装力量足足有五万多人,但是各地游击队分散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在战略上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和指挥,部队编制亦不尽统一,缺乏骨干力量!”

“1938年初,时任山冬省高官的黎雨同志前往延州汇报工作,希望上级派一些干部和部队主力部队到山冬,以加强山冬抗战的领导和骨干力量!”

“上级欣然应允,前往山冬的干部还是我亲自挑选的,郭红涛任山冬省高官,但是黎雨等人被留在延州加强学习,直到1938年8月才返程,11月才抵达山冬,而115师师部以及343旅的主力部队直到1939年初才抵达鲁西!”

相比之下,周维汉资历毕竟不够,之前从来很少有人跟他谈论过这方面的事情,谭林处于特殊的位置,了解的隐秘也要比其他人多得多。

“这是为什么?你想过没有?”

经过谭林解释,周维汉了解其中的复杂关系,总之一句话,山冬根据地的情况很复杂,不知是在外部,在内部同样如此。

国民政府内部矛盾重重,我党内部同样存在分歧,延州方面的高层分歧,根源在老大哥那边干预过多。

而延州所代表的党中央与地方党组织同样如此,苏区与白区的党组织在国军的严密封锁之下,一直是两个系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这一时间段,地方党组织与上级长时间失联。

山冬地区人民武装起义大多是由地方党组织策划的,其余则是当地有识之士响应起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