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 第九十四章 返京

第九十四章 返京(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按他的账面计算,现金获利共计五十万一千三百五十六元,此外还有二百立方的各色板材,二百六十多箱的各色名酒。

具体帐目一报完,现场当时轰然雷动,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喝起彩来,差点没把屋顶给掀翻喽。

因为这么一分完,大家伙儿不但有钱花,拥有足够打家具的木材,还有喝不尽的好酒。真是花得,用的,喝的都有了。这样简单粗暴的“全方位造富”神话,谁又能不激动呢?

不过到最后各自领完现金之后,洪衍武又干了一件惊人之举。他不但在现场就把公帐本给烧了,还讲了一番给大家泼冷水的话,顿时就让大家被钱烧得滚烫的情绪冷静了不少。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必然会有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而政府一旦决心下定,又有了前期失败的经验,那么不但能钻的空子越来越少了,惩罚措施也必定会是最严厉的。

要说在这件事上,有些人之所以犹豫,不过是受利益迷惑罢了。其实对于洪衍武,哪怕此时他强行作出多么不合理的命令,“海碰子”们也绝不会真的反对。

因为不说一直是他带着大伙捞足了油水,就冲他亲手猎杀了“挫虎龙”,也值得大家把他当神敬。就更别说,他还把其中的道理都给大家一一讲述清楚了。

所以这番话一讲完,“海碰子”们立刻双眼澄清,又都被说服了。

海参出手很顺利,新年到来之际,洪衍武和“大将”,便把全体“海碰子”们召集到杨卫帆的小洋楼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年聚会。

现在外面的实际情况是,海参交易早已死灰复燃。可以说,前段时间,政府的严管政策基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随着元旦的临近,甚至海参交易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价格也上涨到了一百七十余元。

所以这么一来,大多数的“海碰子”们,对手里现在所剩无几的五百来斤海参就颇为留恋,都有点不愿意出手。

可洪衍武又哪能容他们犯糊涂呢?就摆事实讲道理地开了一次会。

他的理由主要有三条。

第一,是在12月份,政府扩大了海参的捞捕力度,听说又从青岛调来了不少海参补充市场。这都是为了两节的供应需求。

要说这次聚餐现场,最为特殊的地方,也是最让大家感到震撼和散发着无穷吸引力的地方,可绝非满桌的佳肴美酒。而是餐厅一角由六百五十沓钞票组成,在台面上摆得整整齐齐的“钱墙”。

那不用说,这次聚餐的主旨除了庆祝新年,当然也是大家久盼多日的“分赃大会”了。

聚餐开始之前,洪衍武和往常一样,首先就把十五万的“海碰子”个人抄底海参的获利发了下去。

结果根本不用预热,气氛一下就到达了高潮。没有一个人拿到分红后还能说出话来的,各个都高兴的合不拢嘴了。

那么接着,洪衍武也就开始报公帐了。

现在新晾晒好的海参已经开始逐批上市。商店里已经能见到按本供应的海参了,那么完全可以想象,很快海参缺货的局面必然大为改观。

第二,民间资金参与的程度已经如火如荼,可海参的价格上涨速度却已经明显减慢,由此可见。炒卖资金的后劲分明已成乏力局面。

第三,那就是尽管政府前期管控方法失败,可绝不会放任不管。

因为现在海参,一斤换一辆自行车有富余,两斤就能换三块“珍珠”手表,要能一直是这么离谱的价钱,那滨城数千“海碰子”,全都得成大富翁。

这可能吗?我们的国家能放任这种情况出现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