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怒海覆清1852 > 第九二二章 安南三镇

第九二二章 安南三镇(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他们因为成为华族人而获益的时候,这些人才会真正的心向华族。

董良在广南还接见了第2十军的代表。

十9军、2十军,还有第2军被称为“安南3镇”。

第2十军是由原本南圻的安南军整编而来,士兵大部分都是安南人,只有军官是华族派遣。

董良相信,当华族将这些东西引入到广南。

那么广南的民间1定会掀起学习华语的浪潮。

董良所谓的文化手段,是黄卫所不曾听说过的。他印象中的文化宣传就是儒家的所谓教化,需要以读书人作为媒介。

但是董良所说的文化宣传根本就不需要通过读书人。

如果通过那个电影的话,只要有1个会操控机器的人,还有1套机器即可。

“只不过我们暂时没钱去修这座大坝。”董良遗憾地说道。

黄卫的脸上却没有失望的表情,他安慰董良道:“我能够理解中枢的困难。我们并不着急,其实我们广南地区还有1大优势,那就是人口的数量众多。刚刚进行的人口普查显示,广南的人口总数是7百多万人,总数已经超过了兰芳行省。不过这7百多万人来自十几个民族,成分有些复杂。”

董良问道:“那黄总长准备怎么办,民族成分复杂意味着更多的矛盾。”

“这些人的成分是很复杂,但是他们没有国家归属感,这里以前属于过占城、后来又被高棉人征服,接下来又是安南人。明末的时候,大量华人涌入这里,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耕种技术,因此这里的华族文化基础也非常好。”

“我准备在这里大力宣传大华族理念,给这里的人重新登记民族成分,更改姓氏,鼓励通婚,加速同化。”

至于经济手段,那就更加简单了,即将广南纳入到华族的经济圈中去。

广南这里出产的主要是粮食,粮食就是他们的商品。

不过董良告诉黄卫:“接下来1段时间,华族可能会逐步上调粮食的价格,广南这样的粮食主产区百姓可以从中受益。你也要尽快铺开广南这里的供销网络,让这些百姓卖了粮食之后,可以购买到华族的商品,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他们才会主动向华族靠拢。”

董良说的没错,没有什么比利益更好的捆绑工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董良点头道:“想法很好,不过不用操之过急,这些人数百年来被不同的政权统治,我想他们更加信奉的是强权。因此在1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官府行事应该强硬1些。但是除了政治手段,还可以采用文化手段和经济手段,这两种手段都可以硬1些。”

说到文化手段,董良跟黄卫介绍了华族在戏曲、话剧以及电影事业上的发展。

这些东西相比于政府的宣传,更加适合底层民众。

就比如后世的韩流,1些年轻人为了看韩剧,为了追女团,竟然自学了韩语。

要是在学校让他们学习1门外语也许要78年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