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妙不可言

第一百二十五章 妙不可言(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个,这个……”船主看着赵承宗。

吕端站在船板上又冲赵承宗施了一个平辈礼,赵承宗想说话是这一礼硬是将他所有的话一起堵回肚子里。韩庆雄又小声说:“丢人啊丢人,将吕相公的脸一起丢了。”

宋九不认为是丢人,继续看好戏。吕端平静地对船主说道:“你来看看,这艘船从虹桥过来,必须要让你,多险?按照制度,你这些石炭一起要罚没的。这样吧,将船驶到对面朝廷码头上,宋九,你对韩将军说一声,让他派人将这些石炭卸下,运给灾民,再给船主三百贯钱。”

“知县,知县,”船主急得叫起来,吕端不理他,让两个衙役押着他将船驶向斜对面朝廷码头。

其实这就是石炭价格问题。

吕端也在人群中看到宋九,看着宋九抱着手,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皱了皱眉头。他也知道宋九对这个产业是抱着玩的态度,不过宋九态度让他略略不满。

走到赵承宗面前施了一礼,说了几句,汴水在这一段比较窄,两河只隔了几十米,但声音不大,还是听不到,韩庆雄说道:“这个吕知县真糊涂,他是官员,半个长辈,施什么礼啊。”

似乎是。

宋九知道不是,不深想是,一深想还真不是。吕端施礼不大好,但只施了一个平辈礼,顶多说他糊涂,一旦行的是大礼,今天赵承宗将会下不了台,吕端同样会被人**,还与赵普结下了梁子。但就是这个礼,赵承宗会很为难。

就是平辈礼,赵承宗也受不起,道:“吕知县,你这不是道歉,是骂人哪。”

以后也许宋朝大规模采煤,现在只少数地区采煤,民用得少,多是磁州那一带用来冶铁的。原来京城还是用木炭与木柴取暖或者做饭。砍木柴也不容易,不可能在家门口就能砍到,也不可能用些小枯树枝就能卖钱,必须是上等的木材劈成木柴,砍下来还要担回去,一天也不过能砍三两担。但还没有完,要担进城中才能卖钱。实际均摊下来一天不足一担柴禾,因此一担柴价格在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间。一旦烘成木炭,成本更高,一般一担木炭一百斤稍多一点,四百文左右。

朝廷找到各种煤矿,开采出来的煤定的也是这个价格,一石四百文。宋九跑到开封府提出反对意见。他提的议,朝廷也没有全部执行,只是在京东路试行,将一些铁坑承包给私人。看情况,也许会收回这个政令,也许会全国推广。但这个过程会很慢,主要还是害怕火药泄露。

宋九借题发挥,说不能这么贵。实际许多炭坑就在河边,从水路过来动费并不高,而且朝廷大肆开挖炭坑,引起了许多弊端,承包给私人更是大势所需。

一旦一半是私人,这么贵的价格一影响它的作用,二无形中造成钢铁成本增加。于是朝廷才将它的价格分等级定为一石二百文钱,二百五十文钱两种。实际这个价格也很高了,一吨煤价最少达到四千二百一十文钱。

这就好办了,吕端跳上船,问船主:“你这一船石炭多重?”

“禀知县,三千三百石。”船主老实地答道。一艘中等船,大约一百五十吨重,不过略有些超载,这个重量没有虚报。但以后船会越来越大,这样的船将会变成小船了。

这也是赵承宗等衙内第一船运来的煤船。

后面还有,没有抵达京城,多是从徐州一带运过来的。

“这里是京畿重要航道,每天都有许多船只抢在冰封汴水之前,各京城近百姓军民的生活所需运过来,你让船在这里卸货,不怕出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