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东厂督公 > 第七百九十一章 崇祯的智慧

第七百九十一章 崇祯的智慧(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次崇祯的胃口大了,他要沿京杭大运河一直下去,直到杭州,好好体验一下传说中的江南美景。

说这话的时候,崇祯的眼睛都是冒着光的。

且说东藩方面,郑芝龙攻下东藩以后,除了在那留下4000步兵和十艘战列舰、二十艘小型快船之外,其余战舰和人马稍稍休整了几天,就再次启程,沿东藩至爪洼黄金航道,不紧不慢地撸下去。

航线上,但凡遇到荷兰人的船只,不是扣押就是击沉。

但凡碰到荷兰人的港口,二话不说就攻占。

为什么呢?

原本秦书淮的声望就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算没有这本《安国公传》民间也照样将他当成天神下凡、拯救苍生的人物。

但是崇祯就不一样了,没有这本《安国公传》之前,民间大都只是认为崇祯是个仁慈的好皇帝,而平定天下全是安国公的功劳。

而在《安国公传》里,有大量的桥段写崇祯如何英明神武地制定了抗金战略,如何铁骨铮铮地喊出“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又如何贤明不听谗言地重用秦书淮,甚至将秦书淮当成亲兄弟一般对待。

Emmm,这么一来崇祯的形象就非常正面和立体了啊。

荷兰人的主力早在东藩干完了,现在有战舰也是零零散散的,根本无力发动反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港口被明军水师占领。

南洋水师,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就是远东地区的无敌舰队。

话说那群甘肃兵就有福了,占领了港口以后,水师又不可能长呆,最终在那里当大佬的还不是他们陆军?

一个港口顶多也就驻兵数百,他们中很多人一下子就升官了。

百姓对这个皇帝的崇拜和感激就更近一步了啊。

这么一想,这书要不是崇祯授意别人写的,也实在想不出第二种可能性了啊!

但秦书淮很高兴,崇祯能懂得利用舆论工具为自己造势,显然是借鉴了自己之前斗东林时编《文奸传》的办法,说明他的政治智慧在日复一日地增加。

两人就这么东扯西扯地聊了半天,秦书淮果然又成功地蹭了顿御膳,然后乐呵呵地回家了。

崇祯跟他约定,等手头重要的事情处理完,两人就在今年的某个时候,再去“体察民情”一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