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神探贝斯特 > 528 尚书 2

528 尚书 2(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赏析】

选自《尚书.太甲中》。惟。唯;明,目明,喻监察是非;聪,闻审谓之聪,听到的都思辨之

【译文】

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赏析】

古人用能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作比喻,鼓励人们注重自身修养,永不懈怠。不论是治国,还是个人都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要勤奋学习,诚心求道,时刻躬身自反,检讨自己言行,胸襟宽广,善于听取意见,不要时常享乐和懒惰,用诚信、仁厚的美德赢得事业的成功。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两句话的意思和“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道听途说,轻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以事实为根据,善于听取众人意见,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参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被不实之言所蛊惑,不会因刚愎自用而决策导致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译文】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注释】

选自《尚书.盘庚上》。纲:网的总绳。紊:乱。若:像,好像。

【译文】

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赏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治家的美德。古人以能否克勤克俭,是关系着国家强弱,存亡的大事,鼓励人们,竭尽职守,勤奋工作,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当然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可能无视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铺张浪费。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注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