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千年来谁著史 > 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

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汴梁城里乱成了一片。

随着燕王军的杀到来,朝堂上的迁都之声被传的沸沸扬扬不说,京城里的很多富商大户也纷纷逃离。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接下来的第三次东京之战会是哪种走势!

而且赵构的名声在一些人当中可是臭名昭著的,人口上百万的汴梁城,赶在战前逃走一部分人,这不是很正常么。

更别说他们还牵连到朝堂了。

皇帝都要逃走了,文武大臣们也纷纷跑路了,他们这些更低一层的食物链,如何没人跑路?

哪怕张叔夜也觉得有些人做的太过,但作为既得利益中的一员,他从内心里任何眼下的这种规则。

但是,赵宋的文人士大夫这个阶层的软弱性是天生的。因为他们在诞生之初便极力排斥武功。

所以,这个庞大的集群中既有张邦昌、秦桧之流,也有李若水、宗泽、赵不试之流。然最终还是软弱者占绝大多数。

张叔夜如此之人,已然是整个文人士大夫群体中的佼佼者了,从他历史上的结局看,这人当是文人当中的勇士。然后‘勇士’如张叔夜,现在也被现实给击倒,心中的软弱性被无限的放大。

历史上的他能在被金人掳走途中自缢而死,现在的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去自缢了。

什么?说皇帝要跟汴梁城共存亡?开玩笑的吧,没看到东水门内外集结的船队么,大笔的钱粮布帛都在往船上搬运呢。

这老板或是背后的大靠山都走了,他们还不走,等着挨宰吗?

赵构再糟糕还能有金人糟糕?

就是有的人看来,赵构的出现甚至比金人都还要糟糕,那也是从阶级利益出发的。而确切的论及到自己本身,赵构显然是要比金人要好很多的。

面对‘降服’这两个字,最初的那一刹那间才是最可怕的。等到第二刹那时候,一切就都变得自然。

张叔夜也是这般。当他下令开城投降之后,整个人心情自然难受到极点,但当任命俩字在脑子里升起的敌后,他就觉得身上一阵轻快。

这痛苦的日子终于跟他告别了,接下来哪怕被燕王给处死,他也能死的轻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