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永在 > 第二百八十五章:献宝?

第二百八十五章:献宝?(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以用他们来操训地方卫所里的军户孩子,充当我大明军队的预备役,同时,户部驻各省有清吏司衙门,让这群老兵顺道去学习一下丈量土地、写字填册的工作,没事跟着这些清吏司的差吏下个县做做工。”

扫黑除恶常态化,朱允炆这可没有严打一说,只要有,那就除恶务尽。

“大鱼基本上都在各大矿场或者修路开渠的工地上执行陛下劳动改造的政策呢。”

徐辉祖拱手笑道:“剩下的不过都是一些个青皮混混,地方县衙就可以摆平了。”

随后,徐辉祖又汇报了这两年地方卫所的‘路政收入’,按照朱允炆的意思,就是在各省之间的重要通途,每三百里左右设置一卫所,收取一定的过路费。

乡野小道、府县之间的路是没有的。

内阁离开之后,朱允炆又召见了朱植和徐辉祖,问了两者宗人府、五军府的一些事。

“宗亲这边老样子,变化不算太大。”

一转眼都三十多岁的朱植,比起当年朱允炆刚登基时可是要稳重了太多,身为宗人府的右宗正,朱棣忙着总参无暇顾及的时候,都是朱植一手上下操持,少了留恋烟花之地的时间,身子骨总算是有所起色。

身为皇商总会的一把手大管家,朱植的气质倒是颇有些近现代大资本家的派头,自信且颇有威势,说起话来不急不躁:“该经商的都在经商,几支家里公子到岁数的,也参加了去岁的南直隶省考,现在都在这南直隶各府衙做差。”

“有高炽这个吏部尚书把关,咱们宗亲也吃不到什么亏。”

大明虽然没有国道、省道之类的区分,但也有重要的交通大动脉贯穿南北东西,只有在这几条特别重要的通途上才会有收费站。

“一年的营收大概百十万两左右吧。”

这个数字并不算太高,比起漕运的转运使所收入,那可是差得远了。

“够给地方卫所的兵改善下伙食,偿付打黑除恶而殉职的抚恤银就可以了。”

朱允炆对这百十来万两压根看不上,很是大方的让五军府自由支配:“总参年年都在裁汰到线的老兵,这批岁数过线的退出来一般都是光棍汉,按照户籍编入故乡的军卫所,要发挥这些老兵的作用,他们有经验更有战斗力,而且忠心耿耿。

朱允炆哈哈一笑,都不用问他心里也知道,宗亲出身的这群年轻人做差为官,会让朝堂上的官僚们心里有多别扭,同时,也会让地方府衙的主官有多挠头。

想想盘道的时候,这些一府主官开口就是“杨党”、“浙党”、“翰林党”的时候,这群宗亲的孩子一句话就能怼回去,“我们啥党都不是,当今皇帝是我哥。”

拼后台,谁还没有个靠山咋的。

“五军府呢?”

朱允炆转头看向徐辉祖:“各省的匪患都清平了吗?那些江洋大盗,打家劫舍的玩意都抓光了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