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永在 > 第五百五十八章:政见(一)

第五百五十八章:政见(一)(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这个政治制度可以解决这些,亦或者当时不能够解决,但这个制度具有极其良性的自适应和调节能力,可以花费一定时间以转变施政方式的办法来解决这些层出不穷的吁求及其矛盾,那么这个政治制度就是极其完美的。

“国家的核心在于政治,政治如果抓的不硬,那就没必要再去谈军事、经济、外交、科研、文化之类的附庸领域了。

自陛下登基御极以来,革故鼎新的第一步就是先动政治制度,成立了内阁,当时入阁的阁臣是暴昭、郁新、杨士奇和解缙。

内阁负责的任务是基本的政务决策、中枢运转、协调地方和统筹国事,这是确定了内阁的职权范围,在唐宋两朝中书门下这一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权。

内阁接管了我大明绝大部分的简易政务,每一名阁臣几乎都忙碌于会山会海和数之不尽的各省奏疏之中,而陛下较之于太祖皇帝可以从案牍之中抽身出来,集中精力的编著了《建文大典》。

这一步,改变了我大明录官取材的方向,继而废除科举制,取消了官吏之间的身份鸿沟,新的官员不再只是一名进士捧着本《县令到任须知》就可以走马担任的,而是需要一步步从一个基层的公员慢慢升迁。

说完了一番冠冕堂皇的应答之后,顾凤和便看向许不忌,遗憾的并没有从后者脸上看到什么变幻的表情,只得到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肯定。

“嗯,这个回答就很不错,润色填充一番,便是上佳的文章答卷。”

简单的回答,在座的所有人都听懂了许不忌的话外之意。

那就是如果只想要完成课业的话,那就以顾凤和的这两句为中心,紧扣住这两点填些虚词、实数亦或者地方政通人和之类的内容,就自然形成了一篇不错的文章。

顾凤和犹豫了一阵,还是开了口:“下官等还是想听听阁老的训示。”

这些从底层一步步擢升起来的官员更知民事,施政统辖游刃有余,民无怨诸事兴。

一县兴、一府兴、一省兴、举国兴。

继而才有的大盛之日,所以这首问,我大明之盛优于唐宋的,便是制度上的优势。”

许不忌说了一句制度优势,所有人便心中多有感触。

国家的兴盛衰败基于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先进与合理,是否具有解决国家、社会、民间随着时代进步而不停生出的各种的矛盾和吁求。

“训示谈不上,简单说一下吧。”

许不忌一样沉吟了许久,终是放下了茶碗,厅堂内众人无不正襟危坐起来,便是身旁同为阁臣的王雨森一样神情端肃。

“陛下问,我大明何以来今日之盛,当先知,今日之盛何盛之?”

许不忌环视道:“若不及唐宋之治,不及先人大世,何已谈盛。既言盛字,必是已远迈前朝,那言古论今,今朝到底优于前朝哪里。”

总言治隆唐宋,那今日的大明到底在哪些方面超过了唐、宋两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