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妈,救命! > 妈,救命! 第1节

妈,救命! 第1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英语笔译完成后,空暇时间做做日语的,也能多出个几百上千块,够她一个月吃饭钱了,崔脆脆觉得可以,不出意外,她可以一辈子这么活下去。

“脆脆呀,你在不在啊?”晚上九点,门外忽然有人在喊。

说也奇怪,新谷小区年轻人很多,尤其是刚毕业的,但崔脆脆这栋楼却差不多住的全是老爷爷老奶奶。除了她自己,就只有十一楼还住了三个小年轻,但早出晚归,一年到头见不到几面。而崔脆脆经过隔壁奶奶的介绍,几乎整栋楼的爷奶辈都认识她,平时有什么事,都喜欢来找她帮忙。

那天崔脆脆刚完成几个客户的单子,上线就看到这份挂在网站最上方的急单,翻了翻试译,再看四天时间,觉得熬熬夜还是能赶出来的,便直接给接下来。

这一接,网站上所有潜水的笔译人员或者常年在此发任务的一些中介都注意到崔脆脆了。

等到四天后,这份急单主人不但支付了高额的翻译金,还在网站上给崔脆脆打了五星好评。自此崔脆脆在笔译界金融方向出了名,源源不断此类的笔译找上门来。

一般来说笔译也是有方向的,各行各业的专业词都需要下功夫学,才能翻译好,否则翻译一句查一个单词,效率不高。所以这网站上有名气的笔译者都有一个固定的方向,比如金融行业,医药行业或者建材行业。一般想要质量高的翻译稿,找他们就好。

崔脆脆在网站半年,一直没一个固定的方向,什么都接。金融方向的翻译稿对她没什么难度,毕竟本专业就是金融的。她算一个无业游民,每天都在家里呆着,为了吃饭,自然要努力接任务,来者不拒。不过从上个月开始,崔脆脆开始调整方向。

至于为什么崔脆脆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半年内她去养鸡房喂食起码超过了十次。有时候隔壁奶奶要去跳舞或者和自己小老姐妹见面,不出门的崔脆脆是最好的选择。隔壁奶奶说了远亲不如近邻,十分大方给了崔脆脆钥匙,上个月还送了两只鸡给她炖汤喝。

当时接过两只鸡的崔脆脆内心复杂,这鸡也算她看着长大的。不过肉鸡……除了被吃的下场,还想怎么样呢?于是当晚崔脆脆一只炖汤,另一只切成两半,半只爆炒,半只做成烧烤,搞了个小全鸡宴,顺便把好友给叫过来一起吃了一顿。

想起上个月香喷喷,嫩乎乎的鸡肉,崔脆脆顿时觉得手里新鲜的桃子都没了什么味道。可惜她急性肠胃炎才刚刚好,不适合吃什么油荤。

随便应付完一顿午餐,崔脆脆便跑到自己书房里去工作。

这套房子是整租下来,因为房主不想做成隔断房,也不想分心和好几个人订合同。虽然当时崔脆脆刚被公司开除,但一年半下来积蓄还是有一点。而且新谷小区这套房子三室一厅,什么都有,整租下来的价格却并不比市中心那边单间贵,她也就没再去别的地方看,直接和房主签了一年的合同。

她做了个横纵向曲线图比对了一下,发现医药行业发布任务的数量远比金融行业的要高,而且周期不像金融行业那么短,酬金也不低,后面翻译顺手了,完全能节省一半的时间翻译其他的。是的,为了生计,崔脆脆还注册了一个日本笔译网站,捡起了自己学的二外,有空就接个单子。

好友曾经说过她有病,别人学二外完全是兴趣,或者规定选课,随便应付得了。尤其他们重点大学,又是这种热门专业,本身上课任务重,上起这种课都是拿来放松心情的,只有崔脆脆不但认真学,还把证给考下来了。

总共学了一个学期,一周能有一节课就不错的选修课,还是系统出错把她给分配过去,崔脆脆把人日语专业学四年下来要考的N1给考下来了。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现在日语即将要成为崔脆脆糊口的一门技能。毕竟国内笔译环境恶劣,她也不是总能接到大单。

登录日语笔译网站看了看,崔脆脆发现这上面没什么特别难或者重要的翻译,比英语网站上的流量小太多。发布者更多是些年轻人,任务一般是番剧或者歌词什么的,酬金也比较低廉。

三室一厅,就崔脆脆一个人,她干脆单独一间拿出来当书房,里面堆满了零零散散的打印纸,若是捡起来一看,有一大半是英文。

事实上她本职专业并不是英语的,而是金融系专业,崔脆脆一毕业就进入大公司,工作一年半可以说学到不少东西,眼看着要步入正轨,职位也要往上挪一挪,从一个新手过渡为成熟的职场人。谁料到临时出了事,差点被全行封杀。

崔脆脆叹了口气,弯腰将被风吹掉的资料捡了起来。大概是上午路过那家公司,又被勾起了回忆。其实现在她活得也不错,比以前清闲多了,钱也能挣到一些。

打开电脑,消息就不停开始‘滴滴滴’,全是老客户和他们介绍过来的新客户。国内笔译不好做,尤其是现在翻译软件这么发达的情况下,再加上许多英专学生兼职,将笔译这行的价格拉得极低。半年前崔脆脆进入这行的时候没有办法,什么单子都接,一方面熟悉笔译的工作,一方面大量积累人脉。

她价格公道,出单速度快,翻译又准确,久而久之,在笔译网的名气也打出来,当然起到最关键作用的还是那次急单。是一份金融行业的急单,客户要求一周内要翻译出来,但翻译量大的惊人,再加上要求高,专业词汇极多,还特意点明不能有任何错误。整整挂了三天,酬金也翻了三倍,没一个人敢接。七天都完成不了,剩下四天更没人接。本身国内笔译环境不好,没多少人真正拿这个当饭吃,更多的都是兼职或者练手,真有这个水平翻译出来的人又不会来干线上笔译这种廉价的脑力活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