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姊妹易嫁 > 第69章 讲故事

第69章 讲故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要这些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捷哥给后宅女人的刺激就不会那么大了吧?

“宋姨娘可是担心十一爷的功课?”

“是啊。他比捷哥早入学了一年,这会反落后了,真让我觉得难见侯爷。”

“我有个建议。您让他每天下午都到我这里来一趟,我来查一查,看他们有没有按照先生的要求背诵。不明白的地方我可以教一教的。”

“他是怎么念书的?是你嫁过来之后才开始教的吧?”

“那我不能掠美,听说七爷未从军之前就教了他不少。我也教了一些。在家的时候他也喜欢看书,二老爷的书房里画本子都被他看光了。”

宋姨娘啧啧称赞,“果真是伶俐啊,怪不得你那么疼他。”

“我喜欢小孩子。”

对于宋姨娘的来意,夏夕做了很小人地猜测。这些一生都关在后宅的女人们心胸度量是难得广阔的,捷哥这才刚刚露头,就把十一叔比下去了,将来他越是遥遥领先,后宅就越是嫉妒失衡,母亲的挑唆下,叔侄兄弟们难得和睦,说不定捷哥就会被孤立起来。神童的代价往往就是牺牲近处的人际关系,博得远处的人仰望。

“大德不官,嗯,意思是有道德的人都不当官,很清高。”

下面爆发出一阵大笑,孔师傅笑着说,“有道德的人都不当官,弄一帮没道德的去鱼肉百姓吗?”

捷哥摇头。

孔师傅心里一动,“鱼肉百姓是什么意思,你懂?”

“不懂,鱼肉和百姓放在一起,我猜是把百姓当鱼当肉,红烧清炖,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的意思。”

那么她能为捷哥做点什么呢?相对于成名或者成才,快乐才重要,不是吗?能够被亲人所接纳,对捷哥这种性格上有缺陷的孩子意义格外重大。

此前她多少有点清高,不愿意跟这些后宅里的小妇人多做交往,彼此淡淡地保持距离,各人过各人的日子就好。这个下午,她忽然意识到,母亲外交的重大责任。笼络好这些女人,就能最大程度地消弭捷哥周围的负面排斥情绪,帮助他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夏夕把十一爷静珍叫到跟前,问上午学的课程。一听,果然皱了眉头。后来她才知道,这个时代的启蒙教育流行这种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做法,师傅不讲,就是勒逼着小孩死背,先背过了再说,难怪小孩不感兴趣。按现代教育的理念,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有效的,这种基础上重复也才能使记忆的效能最大化。这种低效的重复对幼童学习的积极性不啻是一种打击。

学了师范却没机会站讲台的夏夕心里一动,给孩子们说故事,帮助孩子们记忆所学的内容,让这些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这些不正是她可以做的吗?钱教授讲的《弟子规》连大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就不用说孩子了。她当初买了整套的碟,认认真真地听了无数遍的,现在照葫芦卖瓢,帮孩子们理解,算是课堂教育的一个补充了。再买点小零食,做点小红花什么的贿赂上,在学堂里挨戒尺的孩子们一定很容易接受。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样的理念在这个时代是被人嗤之以鼻的。她倒想试试看,她的激励诱导教学法能不能在山东德州的一间乡下学堂里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孔师傅大笑,“好好,果然是侯府子弟,小小年纪聪明过人。那你就留下吧,这里教的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这些学生明年春天是要参加县试的,你跟着听就是了。”

捷哥留下了。

大奶奶和十一爷的生母宋姨娘听到五岁的捷哥居然一进学堂就大出风头,心里难免有点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下午,宋姨娘领着七岁的十一爷来串门子,得知捷哥又去了学堂念书,他那个班是念全天的,宋姨娘立刻觉得着急得不行。

“七奶奶,你是怎么教捷哥儿的?小十一拉都拉不到书桌跟前,整天就喜欢疯跑,摸鱼打鸟,没一刻定性。”

夏夕笑了,“小孩子应该这样啊,捷哥的性子是有点太静了,我挺着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