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 第337章 黄巾与鲜卑的强化

第337章 黄巾与鲜卑的强化(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在中国的历史上,徐寿辉曾是一位拥兵百余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震撼大半个中国,最终导致元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植入身份:张角师弟彭莹玉的好友,受其邀请加入黄巾军,现担任黄巾军三十六方渠帅一职。

携带人物15人,分别是:邹普胜,陈友谅,明玉珍,韩山童、刘福通,倪文俊,徐明达,张德胜,周子旺,况普天,闵总管,宽撤不花,李普胜,项普略,欧普祥;】

徐寿辉,原是贩卖土布的小商贩,但身格魁伟,相貌非凡,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百姓中享有很高威信。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北方白莲教会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大别山北面,发动几万黄河民工起义,直打到大别山脚下的光山县。

此时,对元朝统治早就不满的徐寿辉,见时机已到,便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到一起,在鄂东一带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并于同年八月,在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的多云山庄,即天堂寨中发动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

就凭洪承畴大战皇太极和多尔衮二人,在没有崇祯的干扰下,还能保持个不胜不败,就足以证明其能力。

况且,在对付农民起义军的时候,洪承畴可谓是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其部下孙传庭俘杀高迎祥,并联合孙传庭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

只可惜,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后,便投降了满清达子,并在李自成和吴三桂相斗时献出计策,计取中原之地。

多尔衮采纳他的建议,于山海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后,向明朝官民发布出师告示,结果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收到极大的政治效果。

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

同年十月,攻占蕲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

第二年,徐寿辉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了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

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

清军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及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尽量避免过多的武装冲突和流血,为促使国家迅速统一和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当然,洪承畴受命招抚江南的时候,也参与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拥护明王室内的义士,如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等人领导的抗清武装。

洪承畴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和谴责,金声、黄道周被俘时都痛斥他无耻变节,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

可以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

【叮咚,制衡第二人,天完政权皇帝,徐寿辉,统帅:92,武力:93,智力:70,政治:76,魅力:79;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