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朝不殆录 > 第11章 最下攻城

第11章 最下攻城(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守方若是抵受不住,容许攻方登城破门,无力反击回去,那么接下来就是街巷扫荡战了。

种种攻城守城方法都是术,采用酷烈手段,削弱对方兵力,破坏对方防御,打击对方士气而已。

主力部队登岸之后,建造毡屋为兵营,做长期战的准备。

大队人马从城东方向逼近,砍伐树木杂草,开辟道路。同时耀武扬威,震慑城中守军的士气。

一切准备工作显得井井有条。

待到开拓出八条通向城墙的攻击路线,侯景派出五千名光头赤膊,不穿甲胄的勇悍军士列阵城下。

没做任何试探攻击,一声令下,五千人就分为百列,沿着开辟的道路,扛着攻城器具,呐喊着冲向城墙。

但是这座小城坐落于洞庭之北,荆水、沅水、湘水三江合口入长江之处,水势浩大,江湖重险,历来是荆湘要害。

《水经注》有云,湘水北至巴丘山入于江,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丘邸阁城也。

邸阁城即储粮所,由三国时吴国周瑜和鲁肃所建。

最初只能驻扎万余人的江防要塞,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扩建,现今成为了能够容纳军民数万的城池。

地跨冈岭,滨阻三江,城小而坚,又有王僧辩这等宿将主持防务,无疑是块硬骨头。

待靠近城墙,城上也是敲响金鼓,守军蜂拥而起大声鼓噪,矢石如雨点般砸下。

五千光头勇士冒着打击奋勇登城。

须知攻城最是讲究气势。登城的过程中,受到守军居高临下的箭矢滚石檑木,灰瓶滚油金汁等的攻击,死伤是不可避免的。

但只要能够压倒守军气势,有少数勇士打开缺口,登上城头,后续军兵再源源不断跟上,这城也就破了。

说到底,比拼的还是双方的兵力和士气。攻方若是承受不住士卒死伤,未能攻上城头而士气已衰,则再攻多少次也是无用。

兵法虽说最下攻城,可以叛军还是打算啃上一啃。

攻克此城便可沿江而上,一路直至江陵再无阻碍,掐灭掉最强大出挑的萧氏反抗势力。

这个诱惑实在不小。

何况叛军此刻士气正高,以往攻下的城池并不少,不乏各种陷城手段。

叛军收拢船只,在北面的寺庙处集中,分批驶入港内停靠,确保登陆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