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疑案惊奇 > 第一一七章 说往事了解情况

第一一七章 说往事了解情况(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柳青见妹妹不语,一直低着头想心事,琢磨开了:妹妹现在年龄大了,与小时候就是不一样,说话脸红,对谈论爱情故事回避,到底什么原因!咋没有小时候的感觉了。他那儿知道,面前的妹妹,不是柳絮飞扬。

杨小叶继续思考,自己心里爱他,可是杨柳青并不知道,这种恋爱,实在折磨人啊。她只好把注意力转移到岸便,以减轻思想痛苦的折磨。

于是,她在岸边的石头上坐下身来,一边听着岸边吹来的风声,望着那柳树,一片片的叶子落下。一边想着,自己那段婚姻,不由得叹息;人生短暂,好比树叶枯竭与消逝。自己过去那段凄凉,不舍与无奈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心头。

可是,自己没有爱过,也同样没有被人爱过。原来,爱是如此的艰辛,面对眼前的男人,在没有完全捅破之前,自己该如何处理?

这时,杨柳青靠在杨小叶的对面的石头上,也坐下身来。他不知道杨小叶的心思,还以为妹妹长大了,说话和举动有些让自己捉摸不透,感到无聊,随手在身旁捡起一个瓦片,往湖里投去,瓦片滋溜溜溅起一朵朵水花。

这时,杨柳青继续介绍北湖景观:“如果妹妹攀柔木而上,徐徐经岗上小径。北行半里余又存古墙。墙顶甚高,有亭立之地。昔柘之书生山客者尝至,矗立其上,可览全湖。”

“好!好!”杨小叶乐得拍手叫好,接着下文,那是柳絮飞扬告诉她的,“碧涛兰枝随息而动,不见海者谓其大也。”

“不,不,”杨柳青摇了摇头,小时候听老师说过:“山客言曰:昔子虚先生为子虚赋,后人传诵,今者构为子虚亭。”

“那些都是古代墨客对北湖的景观的描述。”杨小叶不敢过多谈论小时候,说不定哪句话不慎,会露马脚。有可能现在他就有怀疑。于是,高兴的手指大湖,

“今日的北湖:只因在县城以北,才取名北湖。”

杨小叶望着杨柳青那无忧无虑的表情,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既然自己爱他,就应该让他知道,如何让他知道?自己不能明说,也只有旁敲侧击试探。于是,她索性躺倒在岸边的草地上,仰面朝天,欣赏那秋天的风高云淡。沉醉那清雅脱俗。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痛苦的对比之中……

杨柳青见妹妹躺倒草地上,望了望,却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让她坐到怀里,抱着妹妹,现在长大了。只好蹲在妹妹身旁。因为,兄妹之间不是情人,理应保持一定距离。

可是,让自己弄不懂,妹妹为何仰面朝天?

她陷入沉默思考中,莫非在考虑个人问题,做哥哥的理应关心关心,如何关心,妹妹的心事埋在心里,当哥哥的是不知道的。也只好不再谈论家里的事情,无话找话地问了一句,“妹妹你看,这水漂溅起的水花多漂亮啊。”

“哈哈!”杨柳青大笑起来,“如果在县城南面,岂不成了南湖,可知,古时候北湖就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妹妹知不知道?”

杨小叶摇了摇头,因为自己不是柳絮飞扬,不能过多的谈论爱情故事,那样,害怕自己控制不住感情,过早的暴露身份。一定要等水到渠成。此时还需要慢慢的了解,从中体会爱的经典。即说出柳絮飞扬介绍的:“其实,北湖形成于地壳变化,经过地震城池下陷,变成了一片洼地。”

“一点不错,”杨柳青点了点头,不去谈论古代爱情故事了,顺着杨小叶的话说:“由于竹根城离黄河比较近,在明嘉庆年间黄河决口,洪水泛滥囤积,低洼处的大水无河流排出,久而久之,洼地聚成一片汪洋。从而形成大湖。”

此时,杨小叶感到眼前这位哥哥记忆力相当好,虽然小时候读书不多,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一点不少。慢慢的,慢慢的,通过接触交谈,有心动的感觉了。二人的脾气性格,都很合得来。自己心里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好似小鹿在撞。

但是,毕竟是个结过婚的女人,受过男人的伤害,内心比较复杂,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多,害怕再次遇到前夫刘岔那样的男人,又怕靠不住,难以托付终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