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六十三章 专业

第六十三章 专业(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内人根据安排,做了托儿所的“保姆”,在托儿所“上班”。

内人每天带着子女去托儿所,自己顺便“上班”,“下班”后,带着子女回家,一举多得,还能有不错的“工资”。

一年忙到头,累得不行,却也只能勉强果腹。

后来,主家的恶仆开始给他们下套,想让他们借债周转,于是利滚利欠下几辈子都还不完的钱,最后就会被迫卖身为奴。

王顺见情况不对,硬着头皮带家人离开钟离,勉强凑够了船费,往传闻中每天都有“今日招工、男女不限、待遇从优”的徐州寒山而来。

来到寒山,发现这里果然到处都在招工,内人要带着四个子女,没法去干活,于是王顺去做工。

但他种了一辈子地,不太会在作场里干活,见着轰鸣的机器就害怕,换了好几个东家。

书可以在书摊那里租,也可以自己带去。

这是给贫寒学子的福利待遇,让满是铜臭味的三坊散发些许“文学气息”。

李笠收回视线,问值守的巡役:“家里几口人?”

“六、六口...”那巡役是个中年人,有些紧张,李笠笑起来:“都安顿好了?住在哪里?”

“住下了,就在役坊里。”

过了两三个月,靠着打短工的收入,勉强让家人糊口。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子女半大不大,也没法找到像样的活干,这时,正好官府实行役兵制,王顺听了宣传,权衡利弊,就应了募。

于是,一家人立刻搬进役坊“家属区”,住上了崭新、牢固的“楼房”,房间虽然不大,但好歹每个人都有床睡,不用挤在一起。

这里的租金很便宜,又有公共食堂,所以住和吃的开支大降。

又有托儿所,“托管儿女”的费用不高,于是子女们白天就在托儿所和其他役兵子女“上课”,还管饭。

“住得如何?饮食习惯么?”

“住得好,吃得好,可好了...”中年人渐渐放松,因为李笠一直笑眯眯的,没有丝毫“官威”。

两人聊着聊着,聊到中年人的经历。

中年人姓王名顺,淮南钟离人,上无父母,和内人拉扯着四个子女。

之前一家六口依附在一个庄园,给庄园主干活,什么活都干,年幼的子女也得去割草、拾柴干杂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