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 > 第三零三章天下震动!

第三零三章天下震动!(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些都是大明朝的核心官员了,对着他们,嘉靖帝的问题也变得直截了当起来:“国库还能拿出多少钱?”

户部尚书方钝禀报道:“回禀陛下,两万余两。”沈默要是知道了,该多自豪啊。

便又听皇帝道:“但是赈灾只是应急,根本大事还是自省自查”说着叹口气道:“上天警兆若斯,仿佛要把祖宗的江山翻个底朝天……朕每念及,深为悚惕啊这几日一直在想,是朕德行有亏,料理机务未当?还是大小臣工所行不公不法,科道言官不直行参奏,是以无从仰合天意,以致生此巨祸?”

“臣等有罪。”众大臣齐声喊道,其实这话是最气人的,明摆着‘法不责众’,嘴上卖乖。

嘉靖帝暗暗冷笑一声,缓缓道:“如此,朕首先兢惕悚惶,力图修省,于宫中勤思召灾之由,精求弭灾之道;同时众卿也会去,深思勤虑,洗涤肺肠,务期尽除积弊,痛改前非。”

“臣遵旨……”

“几位阁老,李方二位部堂留一下,其余的都跪安吧。”嘉靖疲惫的挥挥手,便飘然进殿,身后传来一阵整齐的:“恭送陛下……”之声。

一个跪在末班的官员吃力的起身,用最大的声音道:“微臣在”他穿着五品袍服,乃是大明朝的钦天监正。

“你钦天监监视天象地征,当为朕占凶卜吉,预先示警,为何这么大的地震,钦天监却一点征兆都没发现?”皇帝质问道。

周成龙赶紧跪下道:“启奏陛下,地震乃是上天示警,天威难测,岂是凡夫俗子可此揣度?即使钦天监也不敢妄揣天心,以免触怒上苍,引来更大的灾祸。”

“哼,”嘉靖帝怒哼一声道:“只知道推脱的废物你倒说说,上天是怎么个示警法?”

“圣人云:‘小民愁怨之气,上干天和,以致召水旱、日食、星变、地震、泉涸之异。’”谁知那周成龙面不改色道:“是以地震示警,实因四海不靖,万民有怨,故召此灾变”

进殿之后,皇帝换一身弹墨棉布袍,疲惫的靠在明黄色软榻上,望着缕着青烟的加盖紫铜香炉,怔怔的胡思乱想起来……

说起来比较郁闷,嘉靖帝这辈子就是搬家的命,先从湖广搬到北京,再从紫禁城搬到西苑,又从万寿宫搬到玉熙宫,再搬到这圣寿宫,前两次还好说,都是他自愿的,可在西苑这两次一次是因为火灾,一次是因为地震,这让他不得不怀疑,难道朕的人品就这么差?

宫人们早就将这圣寿宫摆设的如谨身精舍一般,就是想让陛下能少些郁闷。

“陛下,大人们到了。”黄锦轻声禀报,将皇帝从神游太虚中唤了回来。

“臣等叩见陛下。”大人们行礼之后,黄锦给严阁老搬来锦墩,其余人只好站着回话。

周成龙掷地有声的说法,让大殿前一片死寂。所有人心里共同迸出一句话:“这个广东蛮子,又要无事生非了”此人一贯耿介无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息事宁人’。

掷地有声的说辞,句句打在皇帝的心窝上,让嘉靖帝虽然难受,却深信不疑。冷冷望着阶下的的臣子道:“尔九卿、大臣各官其意若何?”

众大臣都看向严嵩,大伙都知道,严阁老是平息陛下怒火的最佳法宝,果然听严嵩慢悠悠道:“陛下,老臣以为,自省自查确实最为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如何组织赈济,”说着叹口气,满脸忧虑道:“这次受灾的地方这么多,又是寒冬腊月,如果地方上赈济不利,肯定会冻死饿死无数的”

嘉靖帝点点头,果然顺着严嵩的话头道:“赈,当然要赈,还得大大的赈”说着抬手道:“众卿就不要想着春节如何如何了,现在赈灾是重中之重,待内阁拟出章程后,不管你是多大官的,只要用到,就得听从调配。”

“臣等遵命。”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众人早知道这个年是过不好了,所以并不意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