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 > 第三二八章春闱

第三二八章春闱(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奇迹真的发生了……

“时候不早了,咱么该出发了。”陶大临轻声道:“师兄一定希望咱们考个好成绩出来,给咱们琼林社争光”

“是啊,”诸大绶检查完毕,合上考箱道:“拙言一直期望让琼林社名扬四海,现在他来不了,这个任务就得由咱们来完成”

其余三人也点点头道:“这一炮一定要打响”

五人便出了会馆,披星戴月赶向顺天贡院,只是少了些去岁的意气风发,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不得不承认,作为这些人的主心骨,沈默的缺席乃至不测,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不一时到了崇文门内东南隅,便见一座‘天开文运’的大牌坊,看着牌坊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五人知道,会试的考场……顺天贡院到了。这座全国最尊贵的考场,除了比杭州那座大些,其余在规制上都一模一样。只见大门上正中悬‘顺天贡院’的墨字匾额,东、西立着‘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的匾额。考生们在辕门外按省份集结,等待点名入场,一切步骤都与乡试无异。

今年的争执依旧不小,但有一点是翰林们公认的……绍兴肯定是及第人数最多的一府,而且其中一个叫诸大绶,和一个叫陶大临的,乃是丙辰科状元的有力竞争者。

这下子两人还没考试就名声大噪了,许多人慕名而来,有参观的,有求教的,也有踢馆的,扰得人不胜其烦。不过好在两人都有良好的风度,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耐心接待每一个来访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许多人问他俩,为何可以保持如此谦逊的态度,两人都会不厌其烦的重复这样一句:“吾学不如沈拙言,才不如徐文长,有何可恃?”翻译成通俗的话讲,就是我们考不过沈拙言,才华也比不过徐文长,凭什么骄傲呢?

这无疑让大伙对这两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问道:“二君何在?”

“皆未至。”两人只得郁闷的答道,心里十分焦急道:‘你俩要是再不来,这下黄花菜都凉了。’

这次浙江送考的提学大人,手气不是一般的好,竟然抽到第一个进场。辕门一开,浙江的举子们就在旁人艳慕的目光中,提着东西往里涌动,准备接受检查。

诸大绶五个有意无意的落在后面,但也不过拖延了一刻,还是不得不进场。

走到院门口,五人最后回头望一眼,心说这下是彻底没希望了。

在兵丁们的催促声中,几人刚要回过头去,却听到远处若有若无的一声:“等一等……”

五人回头一看,只见两个人影从贡院街头飞奔而来,待稍微近些,可不就是沈默和徐渭么?

一直到初七日报名截止,初八日领取考牌,两人还没有出现,绍兴会馆中的琼林社五人组这下是彻底心凉了,在无限遗憾中度过一夜,第二天丑时起身,洗脸穿衣吃饭,再仔细检查一遍考具,将其一件件在考箱里摆好,这已经是轻车熟路的了。

他们所用的考箱,还是当初乡试前,殷小姐送的呢。轻拍着那做工精良的考箱,孙铤不无感慨道:“当初咱们七个在乡试前,全都失眠了,一个个顶着黑眼圈,还嘴硬逞英雄,真是想起来就想笑。”

吴兑点头道:“是啊,还以为咱们七个还能一起考会试呢。”

孙鑨面上难过之色一闪而逝,沉声道:“祈求他们俩平平安安吧,考试三年一次,只要人没事,晚考几年也无妨。”他们已经听浙江捎信来,说沈默因为胡宗宪的事情吃了官司,被押解到京城受审,徐渭也同时消失不见,至今杳无音讯。

他们也曾经托人打听过,沈默现在在哪个衙门,却无一人知晓,仿佛他压根没到京城一般。这意味着什么,孙鑨这种官宦子弟最清楚,所以才会有此一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