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 > 第八六五章 返京(下)

第八六五章 返京(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他的同年好友,更是张居正的同年同乡,湖南按察使李幼滋,借着押送军粮的机会,来到了他的军营中”好友见面,自然要抵足而眠、促膝长谈…………李幼滋向殷正茂分析了朝局动向,并断言沈默要“大功不赏、盛极而衰,了,劝他与其划清界限,以免自误。

殷正茂不是三岁孩子,不可能人家说啥信啥。但很快,京城传来隆庆皇帝病重的消息,这让他无比震惊。反复思量之后,他认为国无长君、主少臣疑”沈默、高拱这种权臣,必然会遭到无情的打击,而处于弱势的张居正,反而极有可能趁势而起……大明朝能挑起大粱的,就是这三位,如果高、沈二位大佬真的去了,张必然会留下。

最后xing格中的赌徒因子,让殷正茂决定赌一把,烧烧张居正这个冷灶,一旦真的火起来,自己的后半生也就有保证了。所以他才会在得到韦银豹的首级后,绕开沈默,直接向内阁上奏……这就是一种表态。

谁知这年头造假猖狂,连人头都有赝品,这不仅是谎报军功的问题,隆庆皇帝已经郑重告祭了太庙……难道让皇帝再跟列祖列宗说,不好意思哈,那个头是假的”且容我几天,给各位找个真的来。这不是让皇帝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吗?

事情这下大条了,如果追究下去”神仙也救不了殷正茂。高拱本来就看殷正茂不顺眼,早就想处之而后快,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撸起袖子喊打喊杀。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时候,张居正自然不会做声,横竖殷正茂只是脱离沈党,并没有说一定加入张党。

“罢了当时我在安南“”沈默面上没什么表情:“你在广西得到贼酋首级,难免〖兴〗奋过头,绕过我也情有可原。”

“大人这样说,就是不肯原谅下官。”殷正茂砰砰地磕头,磕得额头血冉模糊。

“哎石汀兄……”沈默见敷衍不过去,才叹一声道:“你是大帅的部旧乡亲,我一直待你如何?”

“恩重如山。”殷正茂沉声道:“当年要不是大人搭救,我殷正茂早就卷铺盖回家了,又岂能有今天?”殷正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徽州歙县人,虽是文官出身,却极具军事才能东南抗倭、翰南剿匪,他都多次领兵出战从无败绩,是公认的一代名将。

然而这位文武全才的儒将,晋升之路却磕磕绊绊,原因只有一个他贪污走出了名的。要知道在本朝,贪污实在不是什么新闻,不贪污才是新闻。这位老兄能在大明以贪闻名,还用具体列举他的丰功伟绩吗?

就在殷正茂惶惶不可终日之际,在安南的沈默说话了广西初定、人心混沌,难免有人伪冒韦银豹作乱,应该一面扑灭谣言,一面暗中调查,水落石出前,朝廷不宜表态。

这是老成持国之言,北京的声音戛然而止。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沈默替殷正茂抗下了压力,若是他不能尽快把那,不管是真是假的韦银豹找到,然后干掉,倒霉的可就不止他一个了……

那些御史言官虽都严重近视口只盯着京城的鸡毛蒜皮事儿,却看不到贪赃枉法的地方官,但像殷正茂这种,模范典型”还是会被他们瞄上的。其实每次的考察,殷大人都会得到,贪酷,的评语,换做别人,十顶乌纱也不够摘的,但他却每每化险为夷,原因无它,有用尔。

大明朝不乏山穷水恶民刁之处,这些地方光靠行善政是不行的,何况行善政需要钱啊没有钱,只能靠殷正茂这样的凶人弹压,所以朝廷离不开他,就像人离不开夜壶一样。

当然,光靠本事,没有人罩着是不行的,但那些理学名臣都不愿和他沾上关系。只有胡宗宪这种黑白通吃的大佬才会不在乎,胡宗宪下台后,又将这个老乡交给了沈默。沈默自然可以保他周全,但沈默没有胡宗宪的江湖气,不会和殷正茂一起坐地分赃玩女人,也曾多次写信命他收敛,这让殷正茂牟外不踏实,“他觉着对方瞧不起自己,只是自己现在还有用,才不得不保自己,一旦没有用了,随时会把自己抛弃。

会贪污的人,心思一般都比较活,像殷正茂这种贪污巨星,心思就跟抹了黄油似的。他便暗中另寻靠山,自然瞄上了那位贵同年一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虽然张居正的分量比沈默要差不少,但这人有个好处,多厚的礼他都敢收,且收了之后给你办事儿…………这让殷正茂有种找到同类的安全感,更何况大家还是同年,走得近些也是应该的。

于是逢年过节,殷正茂都有大礼相送。而对于苦寻军方支持的张居正,见他主动投靠,就像瞌睡汉遇到了软枕头,哪管这枕头是脏还是臭,自然紧紧抱了过来。不过一开始殷正茂是打算脚踩两*船。哪条稳就上哪条的。但沈默带着吴百朋友登陆安南。却把他留在广西当摆设,这让殷正茂感到十分的不快,他认为自己在沈默的队伍中,已经彻底边缘化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