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孽子 > 第262章 只要东西好,自然有人学

第262章 只要东西好,自然有人学(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一套体制,哪怕是后世的鹅厂和某宝,也都是在使用的。

“完全可以啊!玄策,你组织各个作坊的掌柜,具体商量商量这个等级要怎么确定,既能够最大程度的区分出匠人的水平,又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激励,让他们有不断自我提高的想法。”

李宽最重视,也是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各个作坊里面,匠人们能够有创新精神,能够有自我提升的行动。

要不然,总是依靠自己的金手指,迟早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啊。

再说了,自己并不是万能的,在很多具体的工艺上面,大唐的匠人们就比自己要强很多。

李宽想到李治与戴胄打的赌,还真是给算学院送了一个很好的助攻。

户部的胥吏需要通过考核,各个作坊铺子的账房也都对算学有要求,李宽有信心让观狮山书院成为全天下的算学中心。

“王爷,说到这个算学等级考核,属下倒是想到了一件事情。”王玄策在一边补充道:“这王府旗下的作坊是越来越多了,里面的工匠多达几万人。这人一多,每个人的工钱怎么定,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工匠的水平,怎么给这些工匠提供一个上升的空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确实如此,你有什么想法?”

李宽听王玄策这么一说,倒也觉得楚王府现在对匠人的管理太过于散乱了,缺少必要的统一制度。

就比如玻璃作坊的陈大力,他对玻璃制作的了解,绝对是超过了自己。

王玄策:“王爷,属下会尽快拿出一个章程出来。”

“属下在想,这算学可以搞算学等级考核,那么这些工匠是不是也可以搞出一个等级划分出来?”

王玄策的话让李宽眼前一亮,这个完全可以有啊。

当初共和国就是搞出了一级工、二级工……一直到神话般的八级工,为基础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到了新世纪,这一套的划分方法不见得适用了,但是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并且,李宽想到前世自己的工资等级,其实也都是分成七八个大级,每个级里面再分成若干个小级,让员工总是能够不断的有向上的希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