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完美如意 > 第703章 报关

第703章 报关(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唐玄宗开元间﹐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

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到了清朝末期,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因为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欠下了大量的赔款,然后在无力给付的情况下,在外国列强的胁迫下向外国借钱赔款,并以海关关税作为借贷的利息来还给那些国家,所以海关主权也就差不多丧失了。

重生之完美如意

“你们这批货物材料明细填写不清晰,需要重新填写”。

“你们的出口配额就快超标了,请留意”。

“为什么在货物数量相当的情况下,你们这次的申请出口金额和上次变化这么大?”

“这个托运单不齐全,少了一份资料”。

不过,令人讽刺的是,在清朝,贪污成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但晚清,却有一个衙门以廉洁著称,它就是海关,被认为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

“光辉手机的这批货物价值怎么比之前的高了三四成”,海关工作人员小宋有点疑惑的看着自己手中的单据。

“是今天准备通关的三十万台设备吗?”,旁边的老陈问道。

“等查验完了就可以了”。

……

深市海关一片忙碌的场景,在次贷危机还没有彻底波及全球经济的2007年,天朝的出口形势是一片大好,谁也不会想到,明年会来个跳楼下降。

海关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不过以前叫市舶司,不叫海关。

在宋、元、及明初,市舶司是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天朝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