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鼻尖上的宝藏 > 第272章 古人也有维密

第272章 古人也有维密(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也就是说自己手里的这件,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素纱襌衣,加上金缕玉衣,又是两件镇馆之宝。

黑凤突然想起什么,看着薄如蝉翼的纱衣,有些脸红道:“我看这比咱们现在的维密都透明,女人要是穿上……”

“哈哈哈,有道理!”

众人哄堂大笑,闻一鸣摆摆手,笑道:“诗经记载:衣锦衣,裳锦裳。学者认为古代贵妇们喜欢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不过你这么一说,说不定……是不是?”

“先生,您……”

小心翼翼从金丝中翻出一件半透明的纱衣,吃惊道:“素纱襌衣?”

慢慢把纱衣全部拿出来,长快两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

“这么薄?”

黑凤惊叹的看着阳光下几乎透明的纱衣,丝缕极细,真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纱衣,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

黑凤俏脸通红,看着众人似笑非笑的表情,害羞的赶紧转身离开,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闻一鸣小心翼翼收起纱衣,这可是国宝,马王堆出土过两件,在湘南博物馆展出。当年博物馆曾委托金陵云锦研究所,复制过重49克的素纱襌衣。

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太多。

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竟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

更倒霉的是1983年博物馆被一个叫许反帝的青年抢劫,六个展柜被砸,30多件珍贵文物被盗,其中就有纱衣。可惜48g的那件在追缴的过程中被毁,49克的追回,但也严重毁坏,现在才被修复。

闻一鸣感叹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

“我以为白居易在《缭绫》诗中描写的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的缭绫,不过是艺术夸张,可现在才发现,名不虚传!”

这话本不是瞎说,据专家研究素纱襌衣,丝织学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专用计量单位,叫旦。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

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

“都说古人守旧封建,根本就是骗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