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鼻尖上的宝藏 > 第273章 有奶就是娘

第273章 有奶就是娘(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世民酷爱书法,是唐代很有建树的书法收藏家,早在武德时,就想方设法从王羲之后人那里得到《兰亭帖》,占为己有。

当年王羲之酒后写完兰亭集序后,曾经多次想尝试着将其重写一遍,可是不管使出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复现第一次书写的神韵,变成王羲之自己都无法超越的书法高峰。

他对这幅作品十分珍惜,当做传家之宝,代代相传,传到他的第七代孙辈智永和尚手中。智永和尚死后,就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

辩才和尚得到后,小心翼翼的保管,并在卧室的屋梁上开凿一个洞,将其藏进去。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多次派人强索,可是辩才和尚却以不知下落为借口进行了推托。

李世民决定智取,便派能说会道的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书生混进寺庙。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萧翼完全取得了心思单纯的辩才和尚的信任,最后成功骗出兰亭序。

“温韬以贼头的身份攀附西府王李茂贞,两个各怀鬼胎的人一拍即合,为使自己无后顾之忧,李茂贞认温韬为干儿子,温韬自然乐意拜李茂贞为干爹,并主动改自己的姓。”

“好景不长,军阀战乱中脱颖而出的朱温大军锐不可挡,攻克长安。旌旗西来,直捣凤翔。凤翔李茂贞拼死抵抗,但难以遏制住朱温军队的攻势,最后关头温韬见李茂贞大势已去,遂倒戈投敌,降附朱温。李茂贞落荒而逃。”

说到这里闻一鸣笑道:“可惜又是好景不长,不久朱温战死,他又成没爹没娘,无依无靠。为不被其他军阀吃掉,只能重又回到他当初打家劫舍的据点——嵯峨山。”

“在这里坐观天下,静待其变;还加紧聚敛财物,疯狂地掠劫长安附近的各县,又当起打家劫舍的土匪。”

“正巧而李茂贞又回到凤翔,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他见温韬已被人丢弃,遂不计较昨日背叛自己的旧嫌,派人下书,又与温韬修复父子关系。”

贞观六年命令整理御藏的钟王真迹,装成一千五百一十卷。临驾崩时,安排李治将一部分精品陪葬昭陵,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兰亭帖》。

当年不通文墨的温韬把一批书画作品带出昭陵后,看上的却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

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下来,而把作品扔掉。史学界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从此不再出现,可能就是让温韬给撕毁!

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却无此贴。所以后世学者抱着一份美好的心愿,希望《兰亭序》在武则天的没有被盗乾陵内,才能得以流传。

众人无不感叹两人的极品关系,那几年温韬曾担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在担任耀州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温韬挖遍关中十八陵中除乾陵之外的17座皇陵,敛取陵中无数金银珠宝。

黑凤好奇问道:“乾陵为什么没有被挖,是不是……”

“乾陵之所以能保住,还要感谢奇异的天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编》记载: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在盗掘乾陵时,出现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才把怕遭报应的温韬吓跑。”

大家听完干劲十足,这可是大生意,李世民是什么人?能被他看上的都是国宝,不光是他,十几个陵墓被盗,肯定有宝贝。

闻一鸣笑而不语,他心里有个更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王羲之的千古第一帖,兰亭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