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回到明朝做仁君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272节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272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四象已经给兄长写了信,让他一定要坚决反对这条政策,否则这就是一条釜底抽薪的政策。

因为江淮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收拢人心。

人家是一家人,是乡党;自己这些人全都是外人,这些年还没干什么好事。

所以这条政策如果真的实行的话,那自己这边就完了。这将是由山东盐场斗争拉开的两个商帮的争斗。

即便是张四象不为官,张四象也知道朝廷最在意的就是这些东西、皇帝最在意的也是这些东西。

这些建议很容易戳到朝廷和皇帝的点。

灶户生活不好,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携家带口的逃跑,形成流民;另一种会私藏食盐进行贩卖,也就是传说中的贩卖私盐。

在元朝末年,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私盐贩子,他的名字叫做张士诚。

这位张士诚是当年和太祖皇帝争夺天下的人物之一,所以大明朝一直对贩卖私盐的人很抵触,罪名定的也很重。在朝廷和皇帝看来,这就是滋生祸乱之源的一个职业。

他不知道这个时候汪大春找自己来有什么事?

最近一段时间,张四象家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山东这边原本张家的长兄想掺一手,可结果却没能成功。

现在倒好了,变成了自己家和徽商们打破了头,而现在自己这边的局势越来越不好了。

自从上一次政策改变之后,张四象这边就越来越觉得有心无力了。

现在还出了一条政策,允许盐商直接从灶户的手里买盐。这一时段时间,很多人都在积极地推动这条政策。

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朝廷想要看到的。

他们提出来的想法是直接让商人从灶户的手里买盐,这样一来,灶户就能落到好处。有了好处,灶户自然不会想着逃跑,也不会想着贩卖私盐。

他们给出的第二条理由是,这样一来能增加朝廷的收入、减少地方的贪污。

前面是主要的,后面这条只是辅助。

可是对于皇帝来说,能增加百姓的收入,还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天下有这么好的事,凭什么不做?

如果这条政策真的推下去的话,那自己这边可就真的完蛋了。

张四象眯着眼睛看着汪大春,也亏得他们想得出来。

原本大家买盐都是找盐场,包产包销。灶户只负责生产,往外卖是场子里面的事,这种事反而有利于他们。毕竟只要搞定了上层人物,那该拿的好处就全都拿到了。

可是现在有人却不想这么干,他们另辟蹊径,直接盯上了底层,希望朝廷能允许他们从灶户的手里买盐。

这样的好处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解决灶户外逃的问题。他们这个理由放在最前面用来说服朝廷和皇帝,说是普通百姓过得不好,朝廷需要改善。每年逃走的灶户很多,会产生很多的流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