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江山 > 第一五一章 战果

第一五一章 战果(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包大人老将出马,我有什么不放心的,”陈恪嘿嘿一笑,再说多了,就惹人厌了。

“还有一事,老夫需要咨询一下,”包拯望着外面的雨帘道:“你是水利方面的行家,要是这雨还不停,汴京的涝灾会有多严重?”其实老包一早就在担心这个问题,只是事有轻重缓急,现在才问出来。

“会很严重。”陈恪道:“开封地势平坦,汴河、黄河这些主要河流,又都是地上悬河,更加重了内涝。”顿一下道:“据我们估计,如果再下十天雨,城南就可以行船了,下二十天的话,汴河以南的平房,差不多将被没顶,下一整月的话,全城的平房,亦将如此。”

“应该不会下一个月吧。”包拯倒抽冷气,心说,老夫的运气不至于这么差吧。

“难说,今年这天邪性,全国都在闹水灾。”陈恪叹口气道:“咱们得做最坏的打算。”

陈恪一掂量,入手沉重,应该是一包袱黄白之物。很显然,大家的意思,是将缴获的满地财宝,先刮去一层浮油再上报,这也是惯例了。因为陈恪几人是领头的,按照惯例,他几个可以首先挑选,取走一部分战利品。当然,这也是拖他下水、避免他日后告发的应有之意。

陈恪真不稀罕这点玩意儿,但为了让他们安心,便没说二话,让五郎提上包袱,立刻拱手告辞。

回到地面上,虽然黑灯瞎火的雨还在下,但陈恪几个还是感到从地狱回到了人间,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在那几名军卒的引导下,往开封府行去……不是他不认路,而是今日举城大捕,任何人不得私自上街。为了减少麻烦,陈恪才不得不装一把重要人物。

军卒今日收获大大的,因此格外殷勤,给弄来了三匹马,让陈恪他们骑着,到了开封府。

开封府衙灯火通明、门庭若市,各色衙役官差进进出出,向包拯汇报最新的进展。并将他的命令,传达给各参战部队。

“嗯,”包拯很赞成他这话,点点头道:“仲方有何建议?”

“其实所谓天灾,总有一半人祸。”陈恪道:“汴京城之所以积水,下雨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是排水不畅。”说着淡淡一笑道:“所幸还有时间,包大人不妨出城去看看汴河下游,河道上建满了豪华庄园,河面宽度不足原先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汴京城引以为豪地下水道,不仅发挥不出作用来,反而会成为倒灌的祸害。”

“命军队立即开回军营,剩下的工作,交给开封府和巡捕司来做。”陈恪到门口时,包拯正下令道:“寅时之前,必须悉数还营,街上再有游窜的兵丁,一律以不听军令论处!”

“喏!”捕头领命而去,包拯看到了陈恪,捻须大笑道:“仲方,为害百年的无忧洞一朝扫除,老夫对官家、对汴京百姓都有交代了!”说着站起身道:“你居功甚伟啊,老夫定要朝廷大大褒奖!”

“多谢包大人了,”陈恪有些了解老包的性格,也直来直去道:“不过还不是庆功的时候。今日的缉捕,远远谈不上周密,虽然侥幸击毙了匪首,但漏网之鱼大有人在。若不能穷追不舍,待大水退后,他们又会躲回无忧洞中,重操旧业……”顿一下道:“虽然这次丐帮损失惨重,但汴京人口百万、商业繁华,又有庞大的地下网络提供庇护,是黑社会孳生的上佳土壤,很快又会发展起来的。”

陈恪不是扫兴的人,只是他不得不提醒老包,后续抓捕千万别松懈,不然让那些丐帮余孽缓过劲儿来,再来处什么‘为大龙头报仇者为新老大’的戏码,自己乐子可就大了……

“唔,小小年纪能居安思危,难得难得。”包拯赞赏的笑道:“不过你放心,既然来到地上,就由不得他们了,我大宋朝的治安制度不是摆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