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调教香江 > 859【港片救世主】

859【港片救世主】(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没人吭声,大家都若有所思。也有人露出不屑的表情。

康剑飞继续说道:“就拿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来说,一部戏真用得着请七八个一线影星?一两个足矣!不要把观众都当成只认明星脸就掏钱的傻瓜。大卡司有大卡司的拍法。以现在港片的制作成本来看,想拍大卡司至少要投资3000万以上。你投资2000万就来拍大卡司,当然明星片酬占一大半了。如果你投资5000万,那1500万的明星片酬算个屁!又想明星扎堆又不肯掏足钱,拍出来的当然是大烂片。不是明星的片酬太高,而是你们投资的钱太少!想只出2000万也可以,那就老老实实地拍个中等卡司的片子,请一两个大明星做招牌就够了,好好琢磨剧本、好好的提高影片质量,拍出来的电影未必比那些大明星扎堆的片子票房低。”

康剑飞算是把话说得很清楚了。台湾片商投资港片的时候,又想买好货又不想掏够钱,这世上哪有物廉价美的好事?

掌控着整个台湾市场片源的八大片商,此刻坐在会议室里,犹如孙子一般被康剑飞训斥。肯定有人心里不爽,但他们却不得不承认康剑飞说得很对,同时也思考着以后是不是该转换投资思路——毕竟现在的台湾观众都变精了,不像以前看到有香港明星主演就傻乎乎的掏钱进影院。

康剑飞这番话不仅仅是对台湾片商说的,还有陈容美、罗杰承这样半路出家的香港制片商。他们根本就不懂电影。手里握着院线盲目地投资拍片,同样只看明星不看剧本,导演用大卡司一忽悠就掏钱,最终酿成现在烂片扎堆的糟糕现状。

康剑飞道:“如果把拍电影当成普通的商业投资,那么你们这种行为。就是只看产品的原材料,而根本不去管产品的制作工艺和流程,甚至投钱的时候都不知道产品最终的样子。然后消费者买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他们不买账了。产品积压着销不出去,这时你们反过来抱怨原材料太贵。这是本末倒置!电影是什么?电影卖的是内容,不单单只是明星。你们投资的时候就不能谨慎一点?”

蔡松林辩驳道:“话不能这么说……”

“就拿蔡老板的学者公司来说。”康剑飞直接打断蔡松林的发言,“王家卫拿着几个明星的片约和一个改编金庸小说的计划。就能在你那里拿到上千万港币的投资。你在投资之前,真的做过谨慎的考虑?你连他想拍一部什么样的片子都不知道。结果呢?结果是王家卫半年都没把电影拍出来。反而把那1000多万港币的预算用完了,你这能怪影星的片酬太高?”

蔡松林被说得老脸一红,此事已经被圈内人当成笑话了。最后协商出来的解决办法是:王家卫把好友刘镇伟拉进剧组,用原班人马另拍一部喜剧片,也就是后来的《东成西就》。

仅仅才一个月的时间,刘镇伟的《东成西就》已经杀青了,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依旧进展缓慢,估计还得拍一年半载才能见到成片。

康剑飞此时已经完全主导这次会谈。他说道:“我提议,香港电影从业者协会应该规范一个港片制作章程。这个章程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给制片方和投资人做参考。坚决抵制那种靠明星片约骗投资的导演。在座各位大都有家有业,那些导演可以趁着港片繁荣捞一票就走人。但你我却是有制片公司、有院线公司的,把整个市场玩坏以后。最后损失最大的是谁?是你,也是我,是我们大家!”

这下轮到香港的制片商们沉思了,康剑飞的话确实发人深省,甚至他们以前自己也考虑过这种问题。

“咳咳,这是特例。”杨登奎咳嗽一声为蔡松林解围。

康剑飞冷笑道:“这是特例?十部台资港片当中,起码有六部以上是没有剧本就上马的,只要制片方签了明星片约你们就敢投资!”

台湾八大片商只能默然以对,因为康剑飞说得都是事实。

大家面面相觑地看了一阵,王英祥才说:“康先生说的也是实情,我们以后确实应该多加注意。但现在说这些于事无补,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把虚高的明星片酬给压下来。”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怎么能说于事无补呢?”康剑飞就是不肯接压低明星片酬这个烫手山芋,他说道,“大家看看好莱坞,人家拍电影的流程有多么严谨,哪个好莱坞导演能随随便便签几个明星片约,连剧本甚至构思都没有就敢找制片商和投资人出钱?我觉得,压低明星片酬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规范以后的电影制作流程。至少,各位在投资出钱的时候,得知道导演要拍的是什么玩意儿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