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官人 > 第一六一章黑锅

第一六一章黑锅(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周臬台说得慢条斯理,王贤却听得汗透衣背,原来最终,还是要调动军队啊

“三者,这次流民入境,其实并不简单。杭州府已经做到最好了,按说不该有这么多流民。”周臬台恢复了他惯常的严肃道:“而这次流民的人数达到十万,背后一定有什么力量在捣鬼。”

“明教。”王贤轻吐二字道。

“不错。”周臬台重重点头道:“明教行事一向低调诡秘,这次却大举出动,目地不言而喻。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待他们在浦江和郑家开战后,朝廷就有了出兵的理由,到时候连明教带郑家,一锅端了就是”

王贤不禁倒抽冷气,他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大人物的杀伐决断,这可是成千上万上的性命啊……

“不错,实兵就是我。”周新苦笑道:“前年冬天,我原本已授江南按察使,结果还未成行,就被改成浙江廉访了。原来是胡洁庵向皇上汇报时,说了那人应该在浙江,皇上就给我临时改了差事。陛辞时,圣上亲自交代给我这个找人的任务……”

王贤望着冷面寒公,心中涌起同病相怜之感……谁让你丫平时太拉风,被人吹成是当代包公,这时候不找你找谁?所以人啊,高调会早死,如果这次死不了,日后一定要低调再低调

“所以本官到任后,不断的微服私访。”周新道:“都以为我是暗查吏治、探访冤狱,其实那不过是掩人耳目。这一年来我走遍浙江,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人。”

听了周新的话,王贤茅塞顿开,问道:“人口失踪案,是臬台注意到的吧?”

“不错。”周新颔首道:“是我发现的。但在此之前,我已经怀疑到浦江县,因为这里实在太适合那人藏身了。

“我明白了。”到了这一步,王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原来胡钦差让自己当这个浦江典史,根本不是要自己找人的,而是要他尽好一个典史的本分——发现明教,及时报告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周新轻叹一声道:“如果你能在这之前,把那人找出来,这场杀戮或可不会发生。

“臬台大人和钦差大人似乎,对此并未报什么希望。”王贤冷声道。

“胡洁庵之前找了几年,都把浙江忽略了。因为所有人都以为,那人会躲的远远的,谁知他偏躲在浙江,这确实出人意料。”周新接着道:“但其实人在恐惧中,往往会逃往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一旦将目光集中在浙江,很快就会发现,天下没有比浦江更好的藏身之处了。”

“是。”王贤点点头,确实。那人在位时,取消了浙江的重税,并大力提拔读书人,这都让浙省对那人充满了好感。而浦江更是有太祖皇帝亲封的忠孝之家,有他在危急时可以信赖的臣子,有易于藏匿转移的地形,距离京城也不远……至少从心理上,会让他感到安全,且不会被失败感彻底淹没。

“既然如此,为何迟迟不肯动手,还要假我之手?”王贤不顾身份的问道。

“原因很复杂。”周新缓缓道:“首先,那人如惊弓之鸟,随时都为出逃做好准备,所以不能打草惊蛇。派你一个小小的典史过去,他们虽然会起疑心,但其实心下仍是安定的,因为郑家在浦江太强,在浙江太强,是不会将你放在眼里的。而且他们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才会忽略真正的危险……这段时间,趁着郑家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本官已经完成了布置,封死了那人出逃的几条通道。”

“二者,郑家势力之强大,可以给那人提供最好的保护。不出动大军,我们是不可能抓住那人的。但是大军师出无名,因为朝廷早就宣称那人已不在人世,哪怕胡洁庵找他,也得假寻找张邋遢之名。所以没有理由,朝廷无法调集军队,包围浦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