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兵戈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最快的任命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最快的任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皇上脸上出现犹豫的神情。

“彝王,你是知晓的,这兵部尚书目前尚有人选,且与各方配合都是不错的。”

“皇上此言,臣有些不明白,黄巢麾下大军进攻河南府之时,兵部尚书干什么去了,黄巢大军威逼东都洛阳之时,兵部尚书不知道厉害祸福吗,不能够做出决策,不能够调遣各方节度使之大军,这等的兵部尚书算是与各方的配合不错吗。”

皇上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尽管说调遣不动各方面军队,并非是兵部尚书的原因,但这样的责任,皇上是不可能自行承担的,背黑锅的只能够是兵部尚书。

“臣之提议,都是为了李唐的皇室,都是为了李唐之天下,臣训练铁血军,也是为了李唐皇室能够永固万年,若是皇上疑虑崔公乃是臣之岳父,那臣也无话可说了,只是朝中诸多的宦官,安排心腹和家人出任诸多的重要职务,是不是对李唐皇室有着更大的威胁。”

“彝王说的是,朕知道这些问题是存在的,只能够慢慢想办法。”

李儒沛的脸上闪过一丝微笑,他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接下来就是直接开口提出来要求。

“臣曾经给皇上两份奏折,都说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有关崔公之安排,崔公是臣之岳父,臣本来应该避嫌的,不过俗话说得好,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臣一心是为了李唐之天下,故而能够在奏折之中明明白白、理直气壮的提出来。”

“崔公之能力,举朝皆知,崔公当年镇守河南许州,王仙芝不敢攻打许州,而且崔公没有向朝廷伸手,自行解决了军饷粮草之问题,崔公镇守西川,短短两年时间,西川之富庶众人皆知,至于说淮南节度使高骈检举崔公,臣以为很是可笑。”

“高骈此人,的确立下不少的战功,也为朝廷做了很多事情,可惜这些年之变化太大了,接受重任剿灭黄巢,结果让黄巢愈的强大,黄巢离开南方,占领开封,准备攻打东都洛阳和京城长安,高骈做了缩头乌龟,手握重兵不动,根本没有想到驰援,就凭着这一点,高骈此人就是心术不正。”

“彝王不要说了,彝王之建议,朕记住了,早朝之时,朕会提出来的。”

李儒沛微微摇头。

“宰相之任命,乃是朝中最大的事情,此事应该是皇上亲自掌控的,难不成还要朝中文武百官议论丞相之任命,如此皇上乾纲独断之魄力岂不是没有体现,且不说皇上,就算是北方诸多节度使,在任命副使和刺史、知府之时,都是能够迅做出决断的。”

“退一步说,皇上提出建议,文武百官在朝会之中讨论,若是不同意皇上之建议,皇上难不成还作罢了。。。”

“张璘是高骈手下之大将,也是高骈最为信任的将领,可惜高骈亲自将张璘送上不归路,去年年初,黄巢节节败退、难以支撑之时,诸多节度使按照朝廷之敕令,派遣大军驰援,共同剿灭黄巢,高骈被黄巢假投降所欺骗,不愿意其他节度使占据功劳,不过几路大军已经进入南方,公开要求他们回去,结果如何。”

“张璘战死,高骈本应该吸取教训,稳扎稳打,可惜却被黄巢大军气势所吓,根本就不敢出兵围剿,任由黄巢在南方驰骋,这哪里还是身经百战的名将。”

“如此情况之下,高骈尚没有忘记检举崔公,加之卢阁老之协助,令崔公蒙冤,如今卢阁老已经故去,想必内心也是带着遗憾的。”

“崔公如此之人才,回到朝廷被闲置,岂不是最大的浪费,也是最大的笑话。”

李儒沛没有直接提及田令孜,其实崔安潜不能够继续担任西川节度使,与田令孜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儒沛就是不说,皇上也会明白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