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兵戈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向

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向(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某不是圣人,肯定会犯错误,而且可能出现很大的错误,故而你们一定要提出来,某不是柳下惠,不敢说不愿意享乐,一旦某出现这样的迹象,你们更是要劝阻,甚至当面指责,若是你们不愿意指出来,某会失望,某也要这样教育小儿承博,能够吸取和听从意见建议,能够体察百姓之疾苦,能够知道国家哪些地方存在问题,才能够真正做出来一番事业。”

“某希望和诸位一起,开创一个从未出现过的盛世大唐,某希望和诸位名垂千古,某希望百年之后,老百姓说到某的时候,不会跳起来骂娘,某不敢保证能够做好很多的事情,可某愿意为了大唐之兴旺、百姓之富足而努力,某希望你们也是这样想的。”

李儒沛的情绪一直是平静的,但是语气却越来越激昂。

李儒沛说完之后,众人稍稍沉默了一下,随机全部都站起来了。

在崔安潜的带领之下,所有人都跪下了,给李儒沛跪下了,这是只有皇上才能够享有的权力,也就是在大朝和早朝的时候享有的权力。

“很多人都认为,某是因为父王的关系,所以憎恨宦官,某也一直没有做出解释,今日应该要做出解释了,某也想着听听你们对宦官之态度和评价。”

“宦官自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无非是为皇室服务,太宗时期,皇宫对宦官要求是很严格的,内侍省宦官最高品阶也不过是三品,数额也有限制,可是中宗时期,宦官的数目开始膨胀,增加到三千余人,被授予七品以上官阶的多大千余人,已经成为一股庞大的力量,玄宗时候,宦官多而滥,官阶四品五品之上就达到了千余人,安史之乱后,宦官的势力膨胀,甚至封王拜爵,位列三公,更为可笑的是,鱼朝恩和程元振两个宦官,居然进入了凌烟阁,从德宗的时候开始,宦官掌控神策军,直接控制禁军,军政大权被宦官把持,文武百官皆出其下,甘露寺之变,想必诸位都是知道的。”

“某并非是彻底否定宦官,有些宦官出身贫寒,因为无法生活,阉割之后成为宦官,为的就是讨一口饭吃,能够活下去,他们忠心于皇室,一辈子都为皇上卖命,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存在,很多的皇帝都相信宦官。”

“不过这些相信宦官的皇帝,也许没有想过,宦官凭什么掌控军政大权,以至于宦官的权力膨胀之后,可以决定皇位之继承了,某认为,大部分的宦官因为生理缺陷,心理是狭隘的,睚眦必报,他们想到的不是朝廷的大事,想到的不是江山稳固,想到的不是百姓富足,他们想到的就是权势,看到的就是钱财。”

“宦官的地位权势超过文武百官,这是难以置信的情况,居然在大唐出现了,文武百官经过了科举考试,或者是经历长时间的磨砺,有着署理政务之能力,能够帮助皇上治理天下,宦官凭的是什么,吹拉弹唱吗,让没有能力的宦官来决定朝廷大事,国家大事,这不是亡国的征兆是什么。”

“属下遵从福王殿下的教诲,一定殚精竭虑,为开创盛世之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儒沛没有要求众人站起来,此刻他的脸上,已经迸射出来异样的光辉,他的眼睛没有看着众人,而是看向了前方,他的眼睛里面迸射的是希望,是雄心壮志,是开创盛世大唐的决心和信心。(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宦官干政,已经成为大唐的毒瘤和痼疾,若是不能够彻底铲除,大唐之天下,最终毁在这些宦官的手中。”

“某评价宦官,不会忘记评价那些信任和信赖宦官的皇帝,他们尽管是某的先祖,可该说的某还是要说,他们不能够体察民间之疾苦,不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或者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让百姓稍微富裕了,国家强盛了,就忘乎所以了,或者是怀疑文武百官,不敢相信任何人,只愿意相信宦官,或者是沉湎在享乐之中,因为宦官能够投其所好,能够让他们欢心,能够让他们毫无顾忌的嬉戏游乐,所以他们相信宦官,让宦官来压制那些提出诤言的文武官员,让宦官掌控权力,这些皇帝恐怕还暗自高兴,他们通过宦官,完全掌控了朝政。”

“想要做皇上,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说你是龙子龙孙,就一定是好皇上,昏聩荒淫的皇上,就是王朝覆灭的最大罪人。”

李儒沛说到这里的时候,厢房里面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脸色都是隐隐发白,他们当然知道李儒沛说的是那些皇帝,那些皇帝可都是李儒沛的先祖。

“某今日和诸位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提醒诸位,某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们必须要开口说出来,哪怕是惹得某发怒了,不高兴了,你们也要说,某不希望你们有什么独特的经验,更不希望你们明哲保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