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奸雄天下 > 第830章 谁先得手

第830章 谁先得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厚重而沉闷的炮声拍在耳膜上,让伯颜的眉头越拧越紧。仅仅是大明的藩。火力已经威猛如斯,若是遇上明军主力还不知道强悍到何种地步呢听说,大明海军还有装备了108门大炮的巨舰那么多的大炮,都是青铜所铸造,而且铸炮的成功率又低,也就是十之二三。虽然青铜还可以回收大半,但是损耗依旧惊人。铸造如此多的火炮,花出去的钱恐怕都要堆成山了。

看来那南北明洲有金山银山的消息不虚啊

当联军大阵逼近德里军营寨两里半开外的时候,策马走在二十一个步兵方阵之后的陈德芳突然高高举起自己的马鞭,大声下令:停步

就听见一阵短促的沉闷号声响起。所有的步兵方阵突然间就停止了前进。令行禁止,仿佛一人

陈德芳满意地点点头,就冲着这份严整,这里的二十一个步兵旅就已经是不亚于大明陆军的精锐了。

就按操典接战吧,先炮击,再步兵冲锋。

陈德芳仿佛是宋朝的所谓阃臣,书生掌兵,以文御武。具体的作战当然有参谋和下面的军官负责。英宋苏吕四军的许多高级军官都在大明陆军军校里面进修过,而且还开了随营军校。大部分中下级军官都是随营军校出来的。

午时将近,风和日丽,气温也不算高,是个两军决战的好时候。八国联军在确定对手不会出寨交战之后,开始缓缓向前推进。二十一个步兵方阵,分列成了三排,仿佛一大片移动到长枪从林,徐徐向前,除了整齐的脚步声,整个战场上仿佛再也没有别的响声发出。

其徐如林

伯颜站在望楼之上,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脱口而出就是孙子兵法上的话。

德里苏丹国大军的营寨是背靠亚穆纳河扎下的,一河之隔就是德里城高大的城墙。营寨和德里城之间有浮桥相连,一旦交战不利,大军随时能退回德里固守。营寨扎成了狭长的形状,好像一道屏障,摆在德里城东北。营寨是在伯颜的指导下修起来的,并不是木头寨墙,而是由两道低矮的夯土胸墙构成,夯土胸墙之中还有一个个修成了半圆形的炮垒。在外面一道胸墙之外,则是深达两丈,宽三丈的壕沟,还引来了亚穆纳河的水。

德里新军的弓箭手和火枪手,则在第一道夯土胸墙后严阵以待。大炮也都架了起来,填装上了实心弹,将炮口对准了如林而进的八国联军。

利用军官学校批量培养标准化的军官,其实也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军事变革。这让朝廷或是文官政府可以轻易掌握大量的军官资源。如果再配合上滑膛枪线膛枪青铜炮这样容易标准化生产,容易被士兵掌握,但是威力却比以往需要长期训练才能用好的冷兵器更加强大的武器,就能让文官政府掌握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了。

炮兵阵地上,三个炮团的108门3寸青铜大炮和一个攻城炮兵营的12门8寸臼炮已经前后梯次布置完毕。

距离三里目标敌军营寨

所有直射炮连。开火

炮旅的旅长一直凑在三角架支起的望远镜上,一声令下,雷鸣般的怒吼声就在原野上荡开,炮口喷出的白色硝烟顿时在战场之上弥漫。

德里新军使用的也是复合弓,和波斯中亚使用的型号类似,在八国步兵未至之前,已经射了一排出去,箭簇斜斜插在地上,组成了一道层次分别的白线。这就是步弓的有效射程。蒙古人提供的火绳枪就是在欧洲战场上缴获的天道二年式,有效射程比德里军的复合弓要大,不过伯颜还是建议印度新军将火绳枪的开火距离和复合弓统一,都在七十步左右。

在德里军营寨的第二道胸墙后布置的则是狼牙棒和钉头锤,就一如当初蒙古人在同明军作战时那样对付浑身上下都被钢甲保护起来的敌人,弯刀基本上没有用。狼牙棒和钉头锤才是正确的选择。

不过各级带队的军官,手心里还是攥着一把冷汗,死死的看着八国联军的大队缓缓逼近己方大炮的射程以内。

说是八国联军,其实上阵的就是英宋吕苏四队,而且大英水军的黑人武士也没有上战场。他们并不是专业的步兵,陈德芳带他们前来不过是为了壮一壮声势而已。现在这些黑人和三佛齐拉达克古格还有萨迦派法国的军队一块儿守着营寨。

所以摆在战场上的。就是二十一个步兵旅和一个属于英军的炮兵旅。另外,联军还有两个轻骑兵旅,都是史天泽的军队,都是无甲的轻骑兵,不能用于冲阵,因而就被部署在战场后方待命,也没有参加作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