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穿入全真教 > 第一五二章 除夕

第一五二章 除夕(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

根据神话故事,逐渐的,世人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

随着朝代更迭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后人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来到谭处端那里,果然,丘处机也在,只见谭处端端坐一旁闭目养神,丘处机在石桌前来回走动,眉头深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一时没有头绪。

石桌两边角上,两盏茶正冒着蒸蒸热气,桌子正中铺设着一张裁好的红纸,纸上放着砚台、毛笔,砚台中墨汁早已碾好。

听故事吗,小孩子都爱听,立马都安静下来。郝大通见此,干咳一下,赶紧道:“苏子由有一首诗《除日》,里面有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正是这种情况,为何呢?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苏子由的兄长苏子瞻也有句诗: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说到最后,他不由得轻摇其头,念出苏轼的诗来。

司空湛远远的听到郝大通的话,不禁轻笑一声,在前生,屠苏酒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都是少者先,老者后。

他们其乐融融的一幕,司空湛不忍过去打破,听老顽童说丘处机和谭处端在商量着写桃符,打算折转去他们那里看看。

桃符,也就是春联、门对、春贴、对联、对子,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

和苏家兄弟的诗词一样,同样是大诗人的王安石的诗词同样名传天下,其中一首正是他初为宰相,意气风发时所作。而这首诗恰与过年息息相关,命作《元日》。

看到这副场景,司空湛就知道两人还没有开始,丘处机不仅颇通药理,对诗词一道上亦颇有才气,在全真教中,甚至世间众读书人中,也是一等一的优秀。

谭处端,在众人中字写的最好,善书法、尤喜书“龟”、“蛇”二字,每日习而不已,妙将入神,有飞腾变化之状,在很多人看来,他的字,以为珍宝了。

丘处机创春联,谭处端书写,两人倒能配合的相得益彰。谭处端听到脚步声,看到司空湛,正要行礼说话,司空湛打了个禁声的手势,后手指入神无外物的丘处机。

谭处端了然,不再坚持,司空湛坐到他身旁,两人一起抬头看向走来走去,来回走动,低头深思的“大诗人”丘处机。(未完待续。。)u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据载,春联起源于五代时期的蜀国,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到了此时,写春联的习俗渐渐兴盛起来。

有关桃符,司空湛记着有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