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高歌 > 203 苏禄可汗的感动

203 苏禄可汗的感动(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刑部尚书宋景也感叹道:“某也是第一次听到,不过此歌一出,想必很快就能时常听到。”

这么优美动人又意境深远的歌曲,一经传开,肯定很快就会传遍天下,到时无论是长亭外还古道边,人们送行时都会唱起这首歌。

不夸张地说,宋景有一个老朋友准备离开长安,到外地任职,听了这首歌,都有种快点学会,送行时给朋友唱的冲动。

新任礼部尚书沈既开口道:“这应是郑乐正所作的《送别》吧,陛下在苏禄可汗来之前,让几个教坊相互竞争,是左教坊脱颖而出,据说全靠郑乐正所作的新歌《送别》,也因为这首歌,郑乐正担任招待副使,刚刚这首歌,字里行间都是送别之情,嗯,八九不离十。”

又是郑乐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些孩子手上没有鲜花,身上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舞蹈伴奏,只有几根羌笛伴奏,就是孩子们的队列也不整齐,可是,当歌声响起时,没人聊天,没人说话,就是马匹也变得异常安静,这一刻,好像时光停滞,天地之间就只剩孩子们的天籁之音。

沈既的话音一落,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向郑鹏。

大厉害了吧,这个郑鹏,简直就是全能,好像只要有出风头的事,哪哪都有他,一本《兰亭集》让他名满大江南北,来到长安,成了长安第一点花手,写出《赠薰儿姑娘》这种名流千古的诗,把林薰儿捧上平康坊第一花魁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名气水涨船高。

最优美的曲调,最动人的歌词,最容易渲染感情的羌笛,再用最真最纯的声音唱出来,极富感染力。

不仅仅是苏禄可汗听得入迷,就是姚崇、卢怀慎、张九龄等大臣,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

这一首歌,简直是绝了,绝到最挑剔的人都没法挑刺。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在还是一边寂静。

“这,这是是什么歌?某还是第一次听到。”姚崇回过神,一脸震惊地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