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高歌 > 470 老忠奴的担忧

470 老忠奴的担忧(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经验不足是一个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固定,把长度超过三丈的大木桩在河床上固定,还要达到郑鹏“撼不可动”的标准,那要花很大的力气打桩,十多个壮汉轮流出动,拼命把木桩往下打,把手都打得酸了。

这时吊架起了巨大作用,放下木桩后,系了一个大吊篮,人可以站在吊篮里打,轻松很多。

有了第一根的经验,后面轻松了很多,第二根花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

“少爷,都准备好了。”一切就绪后,黄三向郑鹏报告。

看似几天就完成相关工作,其实准备工作是在过年前就开始,郑鹏等这天很久了,对黄三点点头,然后略带激动地说:“吊架准备,现在吊一号木桩。”

一声令下,马上有人抬来一根大约三丈高的大木桩,系在吊架的吊臂上,轻轻一抬,就把木桩吊离地面,很快,众人看到神奇的一幕:吊架的上半的部分转了半圈,那根三丈多高的大木桩一下子从岸上吊到陵河里。

“哗”

人群发出一阵哗然声,谁也没想到,那个高架子这么灵活,一下子把那么笨重的木桩吊到陵河里。

虽说不是很明白郑公子在干什么,但看起来有趣。

于是,工地好像成了戏台,每天都有很多人围观,其中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妙龄少女。

看到郑鹏开始大动作,一众吃瓜群众纷纷开始议论:

“看到吧,那个发号施号的就是崔家三房的女婿。”

“啧啧,人家年纪轻轻就是将军,还有爵位,俺家那二个,有郑公子一个指头那么好,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大唐百姓也会利用简单的杠杆原理去工作,多是简单的单向操作,郑鹏设计的吊架却能60度旋转,这让他们啧啧称奇。

然而,众人的惊讶还没完,只见一个匠师在上面调了一下,长长的吊臂也可以移动,只是简单地调几下,就把沉得的木桩移到接近的位置。

这时在陵河里,郑鹏早标好相关位置作好标记,一共八个点,每个点都用长长的竹竿插着,八条竹竿用数字标出来,到时用木桩代替就行,在竹竿的周围,也搭了船桥,船用纤绳固定,上面铺了木板,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搬运东西。

众人不知郑鹏为什么要标八个点,好像有些点离得很近,奇怪的是,那些木桩都开凿了槽,看起来怪怪的。

由于配合不好,第一根木桩放下、稳定、调整角度、再到固定,足足用了二个时辰。

“你们说,搭一个那么高的架子干什么用?”

“用那么多木头,这是要建木桥吗?木桥不够稳固啊,就是洪水冲不走,泡二年也腐烂了。”

“说一个秘密吧,崔家平房和三房还赌上了,知道赌注是什么吗,说出吓死你们,平房的崔玉芳小姐拿出一套十八件的花搁木家具,三房的崔绿姝小姐更了不得,四车嫁妆,这下有热闹看了。”

“这事我也知道了,现在博陵很多人都在讨论,四辆马车并排走,那得大多的桥,还要承平房那十八件死沉死沉家具的碾压,看到那个灰衫的下人没,就是崔玉芳小姐的跟班,天天来打听情况呢。”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人嗓门大,话传到郑鹏耳里,不过郑鹏把它忽略,不停地指挥调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