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下豪商 > 第248章 自由市 下

第248章 自由市 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除了吸引人才和资本之外,武好古还想将这个靠近燕云的自由市变成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实际上,析津府并不是一个商业中心的理想之地。

首先析津府并不靠海,来自东京道和中京道的大宗商品,如果不想千里迢迢陆运,就必须通过海运加内河运输的方式送到析津府城。

可是内河运输的船只和海运船只是不完全一样的,用海船走内河,特别是走桑干河这样通航能力并不强的内河是很不方便的。只能把海船造得比较小,这样抗风浪的能力又不足。

其次,析津府的工商业环境糟糕到极点,城市本身也不是作为商业中心布局建设的,它就是一座军事堡垒。城内被分割出二十六个坊,交通很不方便。

他们一个个因为投胎投得不上不下的,所以得到了接受世家六艺教育的机会,但是又没有地方发挥才干,个个都是怀才不遇,憋着股邪气,把他们招揽到大宋,将来就是北伐的急先锋啊

眼前这个钟哥儿一定得弄回去,树立一个“姓赵的典型”,不仅“一字”要解决,还得让他中个武状元什么的,东华门外唱名,黄金榜之下捉婿……也叫北地不配姓什么的男儿看看:大宋是可以凭本事做官的

而且这些“钟哥儿”们大宋不拉拢,将来辽国的乱世一到,没准就投靠女真蛮子了,要这样麻烦可就大了。

不过要让“钟哥儿”们入宋,不能靠武好古这样入辽拉拢,效率太低了。一定要有一个可以吸引他们前来的“自由之市”。

这地方一定要离辽国很近,而且容易出入,还要能反映大宋封建主义的优越性……

在武好古看来,如果能有一个商业城市出现在界河边上,大约就是后世天津附近的地方,一定可以抢了析津府的生意……

同时,这座自由城市在未来也可以作为宣和北伐的一个大据点

历史上的宣和北伐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后勤保障糟糕透顶。如果能有一个“天津自由市”存在,能有大量的海商、海船依托“天津市”展开贸易,几十万石的军粮输送应该就不是问题了。

而一旦金兵南下,依托界河,背靠大海的“天津市”,又可以作为抵抗金兵的据点存在

当然了,武好古想要吸引的不仅是“钟哥儿”们,还有辽国的资本

辽国绝对不是一个投资置业的好去处,别说寻常的商人在辽国很难生存,就是世家大族出身,也是随时抄家灭门。

即便眼下轮不到抄家灭门,等待1115年护步达岗之战后,大辽的官员们就真的不需要一个作为退路的所在?当然了,界河边上的自由市不是真正的退路,而是退路的入口,资金通过这里可以流向更安全的地方。

不过宋朝这边吧……比辽国是好多了,但也不是特别规矩,灭门的知府是说说的灭门这事儿不容易办理但是能叫人破产的县令还是蛮多的。

所以用来吸引辽国资本、人才的地方,必须是个司法体制相对完善的自由市……而这种特殊化的城市,也只有用对辽“统战”的名义才有可能说服宋徽宗支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