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下豪商 > 第424章 大道 二

第424章 大道 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武好古摇摇头,“下官不认为伊川先生的道是错的,只是和伊川先生不同道而已。”

“不同道?”韩忠彦追问,“如何不同?”

大儒是什么?是文章写得好可以中进士的儒生吗?不是的……科举是为国取士,给人做官而已。大官可不是大儒,大儒是学者,是哲人,是理解或追寻天地万物之道的学者。

而要理解、追求万物之道,首先得看得懂问题是什么?这才能入门,才能去追求。

而绝大部分做文章的儒,根本就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只不过鹦鹉学舌而已

当然了,那些进士儒生不知道的只是“大道”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世界观,或者叫自然之道也行。对于儒家的伦理纲常和政治抱负还是非常清楚的,要不然怎么做官啊?

但是仅仅通晓伦理纲常和儒家政治思想,并不足以称为大儒。除非能在伦理纲常和儒家政治方面有所增益,才能称为大儒。

程颐虽然迂腐古板,却是有他一套道理的。他的理学非常深奥,初学者往往听得云山雾罩。这武好古才多大年纪?怎么就敢说完全理解了呢?

“那你说说伊川的道是甚底?”范纯仁感兴趣地问。

武好古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哦?”

范纯仁和韩忠彦同时讶异了一声:这个武好古好像真的有点懂程颐的道啊?

而能够窥测大道的儒,毫无疑问是大儒了

“可是伊川先生给出了答案,万事皆出于天理”范纯仁问,“你认为如何?”

“伊川先生虽然给出了答案,”武好古说,“但却不是圣人和老子所论所求的道,而是一个没有办法证伪的道,和佛教、景教、天方教有点像。若是把伊川先生的天理换成佛祖、阿罗诃大天尊和安拉真主,大概也差不多吧?所以伊川先生的道,就是要将儒学变成儒教。这不是我想追寻的道,所以我不入伊川门下。”

程颐就是要变“学”为“教”,用一个简单的答案——天理创造万物,这个和上帝创造万物,真主创造万物也没啥不一样。反正天理、上帝和真主都是活人见不着的。

韩忠彦皱眉问:“你认为程正叔的道是错的?”

“这是孔子问老子的道。”韩忠彦说,“崇道,你觉得老子的答案如何?”

“老子没有给出答案,”武好古说,“而是给出了问题……自然之道不是答案,而是需要追求答案的问题,自然的道,是无穷的道,是无穷的问题。而圣人自己,对于大道,对于自然之道,也是不可得而闻之也。因此这是我们后世之儒的问题,是需要一代代贤者大儒去孜孜不倦追求的问题。”

啊?

这些范纯仁和韩忠彦都愣住了,两人再也没有一点轻视武好古的意思了。

因为武好古就是大儒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