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下豪商 > 第1040章 南征北伐——戴罪卖国

第1040章 南征北伐——戴罪卖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家都知道,现在武好古还不能倒因为卖国求荣的黑锅还得他来背……他要倒台了,蔡京和张商英的宰相位子也坐不下去。

赵佶其实也没想马上处罚武好古,毕竟这个国是他家的,能少卖一点总是好的。而武好古最会做买卖了,在辽国又有不少朋友,卖国的黑锅他不背谁来背?

可是要停战求和,恐怕少不得割地赔款啊官家自然不会错的,这丧权辱国的黑锅当然都是大臣来背……

“陛下,”蔡京起身上奏,“由东南六路发运而来的米粮,每年都有个定数,并不会因为北面的战事而有所减少。现在的问题就是北粮南运,而北粮素来由海路市舶制置司负责转运。可以降诏询问权摄海路置司的武好古,若是今秋明春依旧可以运送200万石面粉入京,则战事尚可维持。若海路置司无力维持运粮,那么……臣恳请陛下为河北及京畿千万苍生计,暂时向辽朝求和。”

老狐狸

赵佶怎么不明白蔡京是想把锅甩给武好古?

不过武好古这厮也可恨,明明花个几百万就能了的祸事,他偏偏要花一个亿好吧,一个亿就一个亿,可是钱花了,祸事却越来越大了这个黑锅他不背谁来背?

当不少朝廷重臣开始琢磨退路的时候,苏迟出班回答问题了。

赵佶关于粮食的问题,就是问太府寺卿。朝廷的粮料院是由太府寺主管的,虽然粮料院理论上只管文武百官和诸军俸料。但是开封府的人口结构非常特殊,官员、禁军、厢兵,还有他们的家眷加起来,一半人口都有了。

所以粮料院的储备,就关系到开封府的粮食供应安全。

现任的太府寺卿是苏辙的长子苏迟,在父亲苏辙外方泉州后,就被赵佶召入开封府,出任“忙卿”,主管太府寺了。

苏迟出班上奏道:“回禀陛下,目前粮料院的储备颇丰,足以应付开封府城内官员、百姓、兵士一年之需。不过……”

“也好”赵佶轻轻点头,语气已经放沉,“中书舍人拟旨吧,不仅要问运粮的事儿,还要责问河北战事糜烂之过”

说着话,赵佶指了指御案上的一堆奏章,“现在真定府路的王旉,定州路的梁子美,大名府路的许将,高阳关路的叶祖洽都在参他,说他贻误军机,不救定州,丧师辱国,轻率冒进,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蔡京第一个开口,“老臣以为,河北西路局势败坏如此,主要是梁子美的不是。臣请陛下将梁子美撤职问罪,以正人心”

张商英也道:“陛下,武好古名为河北宣帅,其实能够掌握的也就是河北东路,如今河北东路连连告捷,失败的是河北西路,怎么能以河北西路的失败处罚河北东路的主帅?”

左右二相都提武好古说话,下面的官员当然都明白该怎么说了

“不过什么?”赵佶有点不耐烦地追问道。

“不过近日有许多难民从河北南来,开封府内的人口每天都在增加。”

原来是吃饭的嘴多了

“这可如何是好?”

赵佶愁眉苦脸地看了蔡京一眼。蔡京当然明白官家的意思了,这位官家虽然号称什么“成吉思皇帝”,但是胆子还是随赵宋皇朝的列祖列宗的。战争打到现在这个份上,他早就后悔不迭了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