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下豪商 > 第1106章 目光短浅武好古

第1106章 目光短浅武好古(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看来武好古在天津的日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风光啊萧保先扭头看了一眼和他并辔而行的武好古。

这个几乎成为了“一国之主”的男人,比上次萧保先见到他的时候要消瘦苍老了许多,不过也多了那么几分居于人上的王者之气。

也许他现在已经体会到了为帝为王的难处了吧?他现在貌似强大风光,可实际上却夹在宋辽两个庞然大物之间,从刀口上取利舔血。

一旦宋辽两国的战争中止了,再联手向燕地压迫过来,燕地的王业,恐怕就到头了吧?

武好古的确有点烦,天津市的日益萧条是一个因素。

可这样一支以土地和公民权为基础的军队,如果用于草原大漠或是白山黑水之间的征战,就很会出现收益远远无法覆盖成本的问题。草原和大漠的土地对于地主兵们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辽河、大凌河流域的土地还有点价值,但是辽国的东京道现在已经是个火药桶了,一头冲进去很容易陷入泥潭而无法自拔。

将燕地的军队用于征服辽国东京道,还不如用于在高丽和日本获取殖民地更划算。因为这些殖民地可以帮助天津工商业占领市场,获取收益,也可以得到一些富饶而且安逸的土地分配给地主公民。一举多得,花钱又不多,收益还相当有保障。

而与此同时,辽国东京道的战乱,又会为天津府的工商业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与其自己参与进去,还不如站在一边贩卖军火更有利可图。

当然,不参与并不等于不能在辽东获取小块的,具有极高战略价值,又容易防御的据点。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已经认清现实的辽国使臣萧保先,再一次受到了目光短浅的天津市资产阶级的总头目武好古的热情款待。

虽然武好古一直很努力的想留住天津市的豪商,但是他和大宋、大辽的对立,还是吓跑了不少投资者。

即便那些没有被吓跑的商人,也因为战争前景的不明朗,而减少了投资。

……

天津市。

比起宋辽开战之前,那座界河商市的车马客商往来穿梭的热闹景象。此时此地,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幽州首府,共和之都的天津市,却显得有点清冷萧条了。

现在是夏天,在以往的几年中,夏秋两季,都是界河商市最繁荣,最热闹的时节。

而如今,这座商市也不能说完全萧条下来了。但是街道上的商客行人,却是少了很多。大部分的铺面虽然都还开张,但也显得清冷。沿着天津南城最宽阔的共和大街策马而行的萧保先,还不时见到建到一半就停了工的工地。也不知道是老板跑路了,还是工人们都去从军打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