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血战旗 > 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

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新四军说是一个军的建制,但指挥各个支队都有各自的驻地,而军部所在地,所能控制的区域也仅限于周围的十几个县。随着编制的不断变大,部队指挥上更是显示出很强的滞后性,加上项英的个人权威,说一不二,对发展根据地不遗余力的做法,很容易引起顾祝同的仇视。

针对新四军的军事行动,顾祝同早就已经在谋划。

命令其撤离长江以南不过是开始,随着先期抵达长江以北的陈粟两个师和韩德勤的89军发生了驻地的矛盾之后,战争就已经不可避免。

而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在理念上,更是在权力的控制上,处于水火不容的境地。

思量再三,蒋介石还是准备动手了。

长沙战役的名声已经足够挽回他的威信,正好利用舆论短时间内的优势,他就准备对新四军前面的压制。当然,这不会影响整体的抗日形势,南方,必须要控制在国民政府手中,这是蒋介石最后的底线,一旦这条底线被触犯了,那么他是要动刀子的。

即便是在重庆的周公,也料不到,蒋介石的决心下的这么的突然。

虽说,在长江局和南方局之间,情报来往并不通畅,但周公明白,南方局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稍不留神,就是星火燎原的怒火。顾祝同手中的精锐都没动,大部分都集结在皖南等地,湘军虽说易主,但战斗力并没有落下。

第四六三章

江南一叶

抗战给中国带来不仅仅是痛苦,也是一个崛起的机会。

37年,刚组建不久的八路军渡过黄河,开赴山西前线,在皖南组建的新四军也准备着东进。

时过境迁,匆匆三年一晃而过。

“董老,今天的报纸。”

“哦,我吃完和你一起去。”

“家里留一个人,我们必须要和新四军联系上,提醒密切注意三战区中央军的动向。”

董老呼呼的将粥喝完了,放下碗,点上烟谨慎道:“我们没有这个权利指挥新四军,还是向中央建议,让中央直接给项英通电,让他谨慎防范。”

董老的话不仅仅是提议,而是点出了一个现实状况。

当年的**十大战区,现在还有几个战区是**绝对控制的?

第2战区,阎锡山躲在东条山的地下防空洞中,整天都在烦恼如何将八路军和日军都对付过去,给晋绥军找寻一条出路。打鬼子当然不行,听老蒋也是要命的。

在这种矛盾的情绪中,八路军在山西很快的站稳了脚跟,等到阎锡山发现晋绥军已经活在了夹缝之中,更加胆小起来。

新四军的壮大更是让蒋介石恼怒,北方的事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新四军占据的很多地方都是江南富庶之地。要人有人,要钱粮有钱粮,原本就是国民政府最重要的赋税之地。

中日之间的战争,蒋介石一直认为最后肯定是一场政治交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