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九章 五两银子

第九章 五两银子(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寒暄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王振贵就离开了。

关好了门,吴庆超转身看着吴帆徽,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拿出来一个裹好的棉帕。

棉帕打开之后,吴帆徽的眼睛眯起来了。

棉帕里面竟然是大大小小的碎银子。

银子的表面颜色有些暗了,明显是存储很多年,稍微有些氧化。

看见王振贵进来,王和翠连忙带着两个女儿退出了窑洞。

吴庆超没有在家,申时就看不见人,谁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帆徽,听说你要到县城的吴氏学堂去读书了。”

“是的,爹昨天送我到学堂去,已经见过先生了。”

“嗯,不错,好好读书,为村里争光,你要知道,几十年时间,村子里仅仅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啊。。。”

银贵钱贱,这年月银子是非常稀罕的钱财,马鞍山村的绝大部分农户,一年到头都看不见银子,一户人家拼命的做事情,全年能够积存一两银子就很不简单。

吴帆徽储存的历史知识表明,明朝中后期,二十两银子就是一户雇佣丫鬟下人人家一年的开销,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为四十五两白银。

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粮食,而一石粮食相当于几百年后的一百八十八斤粮食。

如此折算,一两白银相当于几百年后的七百元钱左右。

但这仅仅是以粮食作为参考价格核算的,实际上明朝一两白银所能够买到的物资,远远超过几百年之后的七百多元钱。

王振贵嘴里所谓的真正的读书人,就是指举人以上身份的读书人,取得举人以上功名之后,才能够进入朝廷和官府做官,才算是有出息的读书人,秀才是无法进入官府为官的。

王振贵的这些话,让吴帆徽很是吃惊,在他接收的记忆之中,没有这样的事情,家里人从来都没有说过,按说村子里出了考中举人或者是进士的读书人,那是全村的骄傲,这样的人会被口口相传的,为什么他不知道。

王振贵准备再次开口说话的时候,吴庆超进来了。

看见王振贵,尽管吴庆超的脸上带着笑容,但笑容很是勉强,这让吴帆徽想到,王振贵刚刚说的那番话,吴庆超一定是听见了。

见到吴庆超回来,王振贵转移了话题,无非是勉力吴帆徽好好读书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