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成王败寇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纠结

第一百四十三章 纠结(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吴帆徽陷入到沉思之中。

这是他第一次遇见如此的事情,也许就是他的一念之间,可以救活不少人。

不过现实令他为难,要是马鞍山村接纳了桃花镇的庄户人家,那么压力将骤然增加,消耗也要大规模的增加,若是不想其他的办法,其实也支撑不了多长的时间。

“能够走动的和劳作的,应该不足千人。”

吴帆徽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不足千人的规模,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从正月开始,就有大量的农户沦落为流民,大批大批的离开,不少人活活饿死,听说也有不少人去投奔流寇了,留在家中的,都是老实巴交的,镇子里的树皮都吃光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若是得不到救济,桃花镇怕是要不存在了。。。”

“先生应该回家去看过吧。”

“乡试结束之后,回去了几天时间,我都不忍心看下去,想不到灾荒如此的严重。”

吴帆徽看着况严琦,暂时没有开口说话,米脂县的灾荒,已经达到了顶峰,县衙关于米脂县人口的统计,崇祯元年是三万余人,到崇祯二年,还是三万余人,崇祯三年依旧是三万余人,这其实是大笑话,按照吴帆徽的预计,米脂县所剩下的人口,估计不足一万人,也就是不足崇祯元年的三分之一,饿死的、投奔流寇的、沦落为流民的不计其数,县衙根本无力去统计,也不敢真正的去统计,尽管朝廷免去了延安府全年的赋税,但这没有丝毫的作用,没有粮食吃的百姓依旧只有等死。

十里铺和桃花镇等地,属于米脂县条件最好的村镇之一,若是桃花镇都无法承受,说明米脂县的村镇,几乎就彻底完了。

“谦珏,我也知道这样说,不是很合适,我想是不是能够让部分人到马鞍山村去。。。”

吴帆徽的脸上没有表情。

他不是救世主,根本无力解决米脂县饥荒的问题,这应该是朝廷和官府考虑的事情,其实县衙的府库里存有粮食,完全可以拿出来救济灾民,可惜无人敢动这些粮食,包括知府和巡抚,都不敢随意表态,唯有朝廷点头了,地方上才敢从府库里面拿出粮食救济。

“先生预计,桃花镇还能够剩下多少人。”

“要按照我的预计,怕是不足五百人,而且这些几乎都是青壮,老弱早就饿死了。。。”

“桃花镇的耆老和里正难道不管吗。”

况严琦的脸上露出苦笑的神情。

“谦珏,你也是知道的,当年况氏为害吴氏家族的事宜,引发了巨大的震荡,尽管说族长没有追究,可桃花镇受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耆老和里正自保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村镇里面的事宜,这两年的时间,村镇无人管事,刚开始土匪还时常到村镇去劫掠,今年土匪都懒得去了。。。”

要不是逼得走投无路,况严琦不会在这个时间开口。

马鞍山村的确存有大量的钱财,也有不少的粮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存下的粮食也不是很多了,四百人的规模,每月需要八十石左右的粮食,尽管从县城购买了一些粮食,但剩下的粮食也只有六百石左右了。

粮食是生命线,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够缺少,吴帆徽的希望,寄托在来年的收获上面,冬小麦已经播种下去,就看春季的收成如何了。

若是马鞍山村骤然增加大量的人口,也是无力承担的,吴帆徽也想过招募一些人,让一百八十多名护院全部抽离出来,不再从事农耕事宜,但这需要时间,至少需要冬小麦收获之后,而不是现在。

“况先生,桃花镇还剩下多少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