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187章 【首涉油轮】

第187章 【首涉油轮】(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兆基马上说道:“是粤省香山籍,一直在港澳经营杂货店,做得还挺上规模的叫郭德胜,大家都是在茶室认识的朋友。”

“不少人进入这一行准备大干一场,还有不少假发厂企业主准备扩大生产,兆基兄伱是如何看待的?”林志超问道。

陪林志超考察的李兆基,表情认真的说道:“我不会扩大生产!假发产业的门槛太低,很快大家就会一拥而上,这对香港假发产业来说是好事,但对我们来说是挑战。贸然扩张,很容易遭到反噬,毕竟成本在上升,价格在下跌。”

林志超点点头,从李兆基不追求假发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创新,他便知道,李兆基打算成为长江假发的‘卫星工厂’。

“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当然假发在欧美的流行还在增长,大家也不用杞人忧天,所以就安安心心把钱赚。最近虽然进入这行列的人增加,但不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林志超说道。

他打算扶持两个人成为香港假发商会的副会长,一个就是李兆基,另外一个则是刘青山,都是林志超信任的人。而陈麟元则担任秘书长,实则是林志超的代言人。

高启强马上说道:“好的,老板!”

他知道,像是这种推销,老板一向是亲力亲为的,他只能打个下手。老板对于购船、推销出租,一向都喜欢亲力亲为。

最后,林志超安排购船的事宜,依旧是从欧洲市场购买二手船,因为价格比美国的便宜。英国虽然日暮西山,但造船的年载重依旧是世界第一,更何况还有德国、法国的造船业。

至于美国的造船业,已经迁移本土,所以并不是世界第一;而且,由于美国战后拥有大量的船只作为商船,所以也不热衷大量本土造船。

而日本的造船业,目前尚未入林志超的法眼,预计得五十年代后期了。相反,若是造新油船,林志超一定会考虑德国。

当然,这个香港假发商会预计明年,或者后年才会成立。主要是等假发产业在香港真正打出名气后,这个假发商会才有影响力。

“对了林生,我有个朋友想成为长江拉链的代理商,他让我问问你的意思?”李兆基试探的问道。

长江拉链最近确实放出风声,准备招募一个香港商人成为代理商,主要在港澳进行代理,当然也可以去东南亚代理,这个没有区域规划。

这是因为长江拉链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增长态势非常好,已经没有精力和厂家直接联系了。而且代理商制度有好处,那就是代理商会推销拉链,很卖力,因为他们也是受益者。

“你的朋友是个什么情况?”林志超随口问道。

德国的工业实在太发达,哪怕被各国瓜分之后也是如此,在1949年前,世界最大的油轮是德国产的两万多载重;去年(1953年),德国又制造出4万多吨的油轮。而预计德国已经在制造5万吨的油船,明年就会航行。

所以在造船上,欧美还是老大,日本现在只能说是起步阶段。明后年,若是日本给予的条件好,林志超很乐意造少量的新船。

林志超来到李兆基的假发工厂考察,也算是考察假发产业的底。香港的假发产业面世不到一年时间,如今却已经高达18家假发工厂,聘请工人二千多,成为一个耀眼的新兴产业。

而这一切,大家都将功劳归功于林志超的主要贡献,所以他收获了不少荣誉。

李兆基的假发工厂拥有两条生产线,工人百多人,每月可以生产出300~400顶假发,每月可以获得6~8万的盈利。而假发原材料和销售渠道,依旧是交给长江贸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