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433章 【收购九龙仓】

第433章 【收购九龙仓】(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嘛,在香港还有谁有这个实力呢?”

如今。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九龙仓集团股票异常,也引来敏感的财经评论家进行分析,一位以《九龙仓集团业务开始脱变》为题,指出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未来十年可以出现营收年增长20%的良好势头。

各方面的刺激下,九龙集团的股票开始一路上涨,市场也出现各种版本的谣言。

“是谁在吸纳九龙仓集团股票?”

林瑞海说道:“嗯,那我去找证券公司合作,尽快收购至20%股权。”

林志超说道:“麻烦李律师一道,先将我们的持股增加至20%,再公开宣布出来。”

李业广说道:“没问题,能参与这种重大意义的收购,也是我的荣幸!”

他说的没错,70年代初,怡和系的置地,轻而易举收购了周锡年任主席的牛奶公司,风光百多年的怡和,在当时的本港商界股市仍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置牛大战”被行家誉为本港股市收购战的经典之作。

九龙仓集团是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它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九龙货仓有限公司的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历史悠久,资产雄厚,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莫非是置地再增持?”

“想什么呢!置地增持会有如此涨势嘛?”

“也对”

“你们觉得,会不会是华资大佬,正在暗地吸纳九龙仓集团股票?”

“林志超先生”

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与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怡和在四大洋行坐大,怡和大班同时又兼九龙仓、置地主席,可见九龙仓在怡和举足轻重。

与港岛中区隔海相望的尖沙咀,日益成为香港的旅游商业区。火车总站东迁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腾出来的地皮用于发展商业大厦(海港城、海运大厦)。

九龙仓的创始人保罗·遮打,以极廉的价格获得这块风水宝地,就连租期都是999年,如今水涨船高,身价百倍。

九龙仓集团先后建有海运大厦、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但在经营方式上,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事实上,林志超早有挑战怡和洋行的实力,不过一直是受环境的影响,而迟迟没有行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