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百工匠心 > 第134章 被招安的高手

第134章 被招安的高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段往事是圈里都知道的秘密,鲁善工拿起最后一块印章,手无意间碰到箱底,神情又是一震,难道还有东西?

找到汤安后,两人狼狈为奸,很快形成团伙,开始造假。造假古董有三类,其一就是印章,有类似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等明代吴门四大家,还有文水道人、金俊明、方孝孺等一大批历代名人的印章。

胡经篆刻假章的材质五花八门,其造假的虫蛀、裂痕尤为逼真,堪称一绝,也是造假最重要的一环。

第二类是紫砂壶,曾经借得吴湖帆藏明代陈鸣远紫砂壶,仿造后令吴湖帆也分不清真伪。

第三类就是书画造假,明代以后根本看不上,直接仿宋元名家,谋取暴利。

最牛逼还不是这些,后来团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散伙,大家各奔东西。1960年故宫成立摹画室,专门复制书画,以代替原件供展览和收藏。团伙成员金仲鱼和郑竹友被重金邀请进故宫工作。

1947年端午节前夕,当时的沪上收藏界翘楚谭敬找到造假名手汤安,请其为自己收藏的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复制副本,俩人一拍即合。

于是谭敬提供场地,并由汤安牵头,召集许昭、郑竹友、胡经、王超群等一班人马,俱是当时最出色的造假高手,开始近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造假活动。

谭敬可不是普通人,出生于世代富商家庭,耳闻目染之下,培养出色经商能力,对于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早已驾轻就熟。

留学回国后,长期从事金融和房地产业,生意做得很成功,成为当时鼎鼎有名的大亨巨富。

开始涉足收藏,短短的十年间,从一位商界新锐一下子成长为举足轻重的收藏大家,与庞莱臣、吴湖帆、张珩等老牌收藏名家比肩,收藏许多宋元国宝。

就好像现在的牛逼黑客,就算倒霉被抓住也不用坐牢,大不了帮国家干几年活,转身华丽丽变成令人羡慕的公务员。

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至于团队老大汤安,传闻回老家养老,最后病死。胡经人间蒸发,没人知道去向,没想到居然隐姓埋名,要不是有金手指,估计谁也发现不了。

到现在谭敬仿是公认造假水平最高的高仿品,数量有多少没人知道,当年要不是张衍良心发现提醒故宫,谭敬仿差一点堂而皇之走进故宫。

就算现在很多欧洲国家博物馆里面都收藏有谭敬仿,可想而知水平之高,令人防不胜防。

当时由于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很多收藏家为生计开始不断出货。谭敬生意顺遂,财大气粗,又获得近代收藏巨眼张珩的大力帮助,很快拥有大量精品力作。

收藏家历来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心热爱艺术,视珍藏如性命,如清代的高士奇,即使被皇帝索要藏品,也敢于用赝品去顶账。更自私的是明末的吴洪裕,人之将死,还要命后人将其收藏的富春山居图焚毁殉葬。

第二类也是真心的热爱,但人不为物累,一旦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也会慨然出售自己的珍藏,张珩就是如此。

第三类是居奇射利,目的就是为获利,用今天的话说,目的就是为投资趋利,谭敬就是其中代表。

在他的眼里,艺术品与其他商品没有不同之处,商人就应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造假更是一本万利,乃世上最血腥的暴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