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复唐 > 复唐 第225节

复唐 第225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释雪庭轻笑一声:“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这样是费力不讨好。”

李从嘉有些惊讶:“嗯?怎么说?”

释雪庭抱着他往后一趟,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无论什么都是有圈子的,文臣有文臣的圈子,武将有武将的圈子,文臣想要控制枢密院,但是枢密院现在坐镇的是谁?枢密使是你就不说了,枢密副使是楚王和蜀王两位殿下,骨干是秦国公等人,他们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被他人侵占?可以说无论是哪个文臣家的子弟,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进入军队系统之后,都会被打压的厉害,想要进入枢密院简直是痴人说梦。”

李从嘉一想也真是,文臣荫职子孙的话不会有武职,所以想要当将军就要从最低等级的小兵做起,家里再有门路也要走这一趟,打压一个小兵难道还不容易吗?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文臣和武将区分开,两边互相掣肘,有利于朝堂平衡,但是对于李从嘉来说这就很纠结了。

李从嘉很淡定的说道:“这简单,他们既然可以投资漕运,难道就不能投资海运吗?”

释雪庭问道:“你不是要让军队承接运输?”

李从嘉摇了摇手指说道:“不不不,水军是可以有一部分进行运输,这是为了贴补战舰的修整费用,实际上如果海运真的兴起,港口吞吐量达到一定程度,水军的那点运输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想要完成所有的运输量就必须有别的海运团队。”

释雪庭问道:“那我们要着手做准备吗?”

李从嘉犹豫了一下,果断决定说道:“不,海运方面我们不插手,人不能吃独食,现在大唐境内最大的商行就是我们,甚至在契丹于阗我们的商行势力也不小,已经让很多人眼红了,这也就是大家都知道这是皇家生意不敢动手,否则早就有人想办法吞并我们了,当然最主要的是我对爵位这方面看的太紧,当初分好处的时候大家满意,但是随着国家安定,家族发展,他们会变的不满意,这时候就必须给他们找点事儿干,否则只怕要形成山东士族那样抱团的大家族。”

他现在掌控枢密院,也能压制住内阁,这样一切都好说,但是万一子孙后代有软弱的压制不住呢?会不会就出现明朝那种武将地位极其低下,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的情况?毕竟论起结党营私之类的,武将似乎怎么都比不上文臣。

他们不抱团,李从嘉担心,他们抱团李从嘉还担心,皇帝啊,就不是个好做的职业。

李从嘉决定,就这样了,只要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里不被架空,那就万事好说,那些文臣想要打压武将,有皇帝撑腰,武将也能撑一撑。

当然如果子孙后代有不成器的丢了军权,那……李从嘉也没办法,他不可能一眼就看到几百年之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防止这种事情,毕竟李从嘉现在坐在皇帝的位置上都是一路头破血流的走过来的,其中犯错不断,经常被内阁老臣和释雪庭教育,他哪里有本事管那么多呢?

释雪庭也无所谓,现在他们对于钱财的概念已经仅仅是一些数字,人就算再怎么奢侈,吃穿用度都用最上等的,又能用多少钱呢?

释雪庭见李从嘉烦恼爵位的问题就说道:“你只有太子一个儿子,没有那么多亲王分薄他们的利益,短时间之内他们不会有什么不满的。”

李从嘉说道:“我知道我现在严格了一些,但是我宁愿现在严格,也不想等安定下来之后还要想办法给他们找罪名拿掉他们的爵位。”

释雪庭说道:“现在很多大臣最担心的不过就是高丽一战之后,大唐估计会有许多年没有战事,一旦大唐没有战事,武将想要立功将会变得非常难,他们又没办法学文臣,实际上现在枢密院那边就已经很紧张,因为枢密院并不会禁止文臣家子弟进入,现在很多文臣都会挑选出比较有天赋的子侄,让他们习武学习兵法,为的就是将来进入枢密院。”

李从嘉轻笑:“我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他们担心这些文臣子弟一旦进入枢密院,文臣就能够插手枢密院的事情,哪怕文臣不能对枢密院指手画脚,但是他们能够影响自家子侄,可是他们怎么就不想想,我也没禁止武将家的人进入文臣系统啊,内阁不好入,难道枢密院就好入了吗?他们完全可以让子侄去习文啊,让子弟进入文官序列,将来他们不就能够影响内阁了吗?怎么都这么想不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