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仙侠版水浒 > 第323章 国号国都

第323章 国号国都(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再说,再急,也不能差登基这点时间。

细想想,“元”字简单、好听,大元至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寓意也不错。

换而言之,江鸿飞把耶律大石放在自己眼前,帮自己参谋如何管理那些归明人,也就是帮自己参谋如何管理燕云平地区的少数民族。

而事实上,江鸿飞起“大元”当国号,真没有那么复杂。

免得这个在历史上建立西辽、在中国西北方和中亚地区闯出一大片天地的一位有智慧又有才干的伟大人物成为后患,又能为我所用,江鸿飞剥夺了耶律大石的武职,让他成为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

江鸿飞上一世,网上总有人假设,说崇祯当时如果迁都南京,能不能保住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

年号就没有这么麻烦了,江鸿飞直接照抄老朱的“洪武”。

耶律大石不是郭药师,他不会犯投了新主人还顾念旧主人的错误。

王伦和李处温说得有道理,建元改制、登基称帝这种事,怎么可能开玩笑,更不可能改时间。

第323章国号国都

耶律延禧的挑衅,让江鸿飞很烦,哪怕他知道,有朱武坐镇云地,耶律延禧那个废物干不了什么。

但有一说一,耶律延禧联系他原来的旧臣一事,还是容易破坏燕云平地区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局面。

江鸿飞问已经转入文职的耶律大石:“天祚前来叩关,我当何以应对?”

李处温随后出列附和:“王头领所言极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不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何况帝王乎?帝王者,金口玉言,岂能戏民?”

终于,江鸿飞在十月一日这天在新建好的太和殿中,登基称帝。

而且,元朝能终结宋、金、西夏,完成大一统,吉利。还能走蒙古人的道路,让蒙古人无路可走,大吉大利。

江鸿飞满意地点了点头。

江鸿飞为自己的王朝取国号为“大元”,出自于《易经》中《彖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耶律大石从小好学,善于骑射,兼通汉文、契丹文,堪称文武全才。

天庆五年,耶律大石曾取得殿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供职,任翰林应奉。后被擢升为翰林承旨。他是《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个契丹族进士。

因在契丹语中,翰林被称为“林牙”,所以耶律大石又有“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的别名。

约在天庆六年,耶律大石出外任泰州刺史。那时正逢辽金战争兴起,因看不惯辽军屡战屡败,耶律大石才弃文从武,升为辽兴军节度使,镇守南京道。

也就是说,耶律大石本来就是文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