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跃马大唐 > 第八三九章 小城

第八三九章 小城(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源微微点头,开口道:“各位提的想法我确实认为都不太合适。目前我们要明确两件事,一是要解平原城之围,救出被围困的颜太守和平原城的百姓。二是跟着咱们的这些百姓也要得以保全。我既不想被拖延时间弄得人困马乏让兄弟们疲惫的无法作战,更不想看到被追兵追上来,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而且我们也不可能丢下百姓不管。故而要想二者都周全的话,我看目前只有一个办法。”

“大帅请说,是什么办法?”赵青等将领纷纷道。

“分兵。留下部分兵马护卫百姓往前走,其余兵马按照原计划即刻突袭至平原郡。以最快的速度解平原之围。回头再来接应百姓们。”王源道。

“这……大战在即,分兵可不是明智的做法啊。我们总共之声吓了两千八百多人,再一分兵,平原城下可就难了。”赵青皱眉道。

“是啊,在这时候分兵,实为下策啊。莫如我们先去平原城下作战,让百姓们慢慢的走,回头我们再来接应他们便是。”谭平也道。

“丰王爷既能领悟,便是百姓之福了。王爷自己看着办便是。走吧,去林中空地处商议一下行军之事,这件事便就此揭过,谁也别提了。”

王源转身大踏步而去。赵青谭平等也跟着离去。人群呼啦啦散去,丰王李珙松了口气,对身旁几名目瞪口呆的随从道:“挖个坑埋了他吧。你们心里肯定对本王甚是不满,我知道王五和你们之间情谊深厚,但本王没有办法。将来你们会明白本王的苦衷。你们放心,王五家眷本王会厚待赡养,你们不必为此事而惊慌,本王还是仰仗你们的。”

……

王源召集了众人在林间空地处商议如何加快行军的步伐,又能让百姓随军行动。刚才的插曲之后,李珙表现的很积极,除了表示将自己的马匹给百姓们乘坐之外,还积极的出谋划策。只不过办法大多无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出解决的办法,有的提议将全部马匹都给老弱百姓乘坐,亲卫改为步行,会加快些行程。有的则说就地打造车辆,让百姓们坐上大车,马匹拉着走。但这些办法都被王源一一的否决。

王源叹了口气道:“我何尝不知分兵是下策,但却不得不为之。谭平的想法我也有过,但是你们瞧瞧这些百姓,若无兵马护送照顾,怕是路上要死很多人,我们不带他们出来便罢了,既然答应了他们,便要保证他们的平安。咱们不但要护送,还要分拨清水粮食给他们吃。路上该照顾的照顾,该背的背,该驮的驮,不能放任他们的生死不顾。所以。于去往平阳城打仗的兵马比起来,留下来的责任更大也更艰辛。还要堤防后面的追兵抵达。照这样的行军速度,很可能会被追上。所以我其实并不担心平原城下的战事,反而担心留下的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王源如此看重百姓的性命,执意要救他们,众人也是毫无办法。这一次其实很多人都心中不太赞同王源的做法。在这种情形下,去被百姓拖累,也不知元帅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不是自找麻烦么?大帅何时变得这么仁慈了?在剑南的时候,大帅可不是这样的人。当初为了搜刮钱物,可是闹得剑南天怒人怨,还下令杀了不少闹事的百姓的。

“谁愿意留下来保护百姓?护送百姓慢慢前行?”王源问道。

众人无人出声,谁也不愿留下来干这个差事。王源的目光在众亲卫将领脸上扫射,看到赵青时,赵青忙摆手道:“大帅,我可不是不愿意,我只是觉得自己不胜任。我的脾气急躁,可没这个耐心。再说攻城战没了我恐也不成。”

“没了你还有我呢,为何不成?”谭平插嘴道。

一个大前提便是,兵马不能被拖累的疲惫不堪,无论士兵还是战马,抵达平原城之后可能会有一场恶战。若是士兵们步行数日,岂非一个个疲惫欲死。战马本就不是拉车的牲口,让战马拉车更是暴殄天物,会废了这些战马的。而且王源之所以敢于率三千骑兵纵横叛军腹地,仰仗的便是这是一只骑兵部队,机动性强,冲击力强。攻可迅雷不及掩耳,撤可如疾风落叶渺然无踪,让对方无从追赶。这才是骑兵的优势所在。

平原城下已经探明有大批叛军围困攻城数月,虽然数量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但这也是个极大的威胁。搞得人困马乏赶到那里,到那时攻不能攻,避不能避,岂非自取灭亡。

而且照现在这个速度,抵达平原城怕是要六七日时间,大大的违背了王源猛冲突袭的进兵原则。兵马疲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王源担心袭击三城之事很快就会传播开来。到时候不仅平原城下的敌兵有了防范,后方郑州汴州以及太行山北的太原府的叛军恐也会集结从南北包抄围剿。看似距离还很远,但五六天的时间足够这些州府的叛军赶到了。到那时别说救颜真卿救百姓,兵马能否全身而退都是未知之数。

众人议论纷纷,但见王源一直眉头紧锁不说话,都知道提出的建议王源并不满意。

公孙兰轻声问王源道:“二郎,你心里要是有想法的话便说出来,省的诸位在这里瞎耽误时间。既然大伙儿的提议都不能让你满意,你便说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大伙儿也好商议商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