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跃马大唐内 > 第九三五章 夺城(六)

第九三五章 夺城(六)(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光弼躬身道:“臣遵旨。”

……

清晨的长安城从清冷的晨雾之中醒来。已经很久没有顺天门的钟鼓之声入耳了,城中的的数十万百姓反而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以前傍晚和清晨的钟鼓声是最让人痛恨的声响,一旦响起,人们便仓皇往居住的民坊中狂奔,否则便要被武侯抓捕鞭打。清晨的钟声也会让酣睡的百姓心中焦躁的醒来,迎接这严酷的求生的现实。若论长安城何事最令人厌恶,怕便是这晨钟暮鼓之声了。

然而,在被叛军占据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没有逃离长安的百姓们却无比的怀念起晨钟暮鼓之声来。叛军在长安城中的所作所为,让他们无比怀念一年前的日子。虽然那时候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比起现在的日子,那时候的日子便是天堂一般。

在被叛军占领的这一年中,长安城中的百姓经历了无数次的洗劫和抢夺,经历了被叛军和胡人支配的恐惧。虽无晨钟暮鼓武侯当街的恐惧,但他们经历的恐惧比之那些东西存在的时候更为巨大。叛军士兵在长安城中胡作非为,每日都有百姓被枉杀,都有女子被奸.淫侮辱,都有财物被抢夺。人们战战兢兢的活着,均有朝不保夕之感。

“你回纥人受我大唐恩惠多年,否则你们早已被突厥所灭。现在我大唐有难,本拟你们是因为心怀感激才出兵助我。却没想到,你们并无感恩之心。若不知感恩,跟禽兽何异?朕对你们已经百般容让,甚至愿意以两座城池为交换条件,你以为朕不知道你们的心思么?朕只是不愿对你们太过苛刻罢了。而你们却非真心助我,十万兵马半数老弱,而且还不听我大唐将帅号令。现在死了点人,便要吵着闹着要带兵离开。朕只警告你一句,今日你敢率兵离开,你们回纥人便是我大唐之敌。待朕平叛之后,第一个灭的便是你回纥人,叫你们知道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代价便是全族皆灭。朕也不拦你,你要领军离开,那么现在便给朕滚。”

李瑁一番训斥,骂的乞扎纳力不敢抬头。他有心抬脚便走,但他也知道,面前这个大唐皇帝的话绝不是说着玩的,大唐一旦稳定下来,怕是回纥人真的会遭殃。回纥人若是实力强劲可抵挡大唐未来的报复倒也罢了,偏偏和吐蕃大战之后,北方草原上死伤惨重,损毁严重。回纥部落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根本没法跟实力强大的大唐周旋。即便大唐现在千疮百孔,但也绝不是回纥人所能抗衡的。这个后果可不是他乞扎纳力所能负责的。

见乞扎纳力低头不语,李瑁的语气缓和了些。今日他心中也极为的愤怒和焦躁,听到李光弼和乞扎纳力又在争吵,终于忍不住暴起斥责。但他可并不希望乞扎纳力真的跑了,那攻长安之战便无疾而终,而且他也成了光杆皇帝,手中也没什么实力了。

“这三天来连番攻城,虽然大军损失惨重,但还未到胜负之时。叛军的损失便很小么?朕看到的是,叛军同样伤亡惨重。跟我们相比,叛军应该更难承受才是。因为史思明现在是孤军,他的兵马死一个便少一个,根本无从补充。今日之战,他已经被迫驱使百姓作战,这表明他已经兵力严重不足。他的十余万叛军恐也剩下不足五成了。在如此情形下,谁能咬牙挺住,谁便是胜利的一方。况且,朕已经有了决定,给史思明施加最后的压力,逼着他向朕投降。在这个时候,你二人却乱了阵脚,教朕着实失望。”

李光弼叩首道:“陛下明鉴,是臣的过错,臣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而且,叛军在城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拉丁入伍,城中的青壮男子几乎都被搜刮干净了,以至于十三四岁的垂髫少年,五六十岁的老年男子都难以幸免。

在叛军严酷的政策下,所有的财物粮食都被搜刮一空,叛军实行了配给制,每日一家七八口人,只能有半升米粮的配额。而且为了这半升米粮,还要被驱赶着去加固城墙,挖掘工事,筑建箭塔等等苦重的劳役。全城百姓如猪狗一般的活着,苟延残喘,不知这场灾难何时才是尽头。

而现在,就连最基本的糊口的粮食配额也被停止了,在朝廷兵马开始攻城的前一天,城中几十万百姓断粮了。叛军不再发给百姓粮食,这让全城百姓一下子进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李瑁摆手道:“你们的心情朕能理解,你们也想尽快拿下长安,这也是朕心中迫切希望看到的。朕不怪你们心情迫切,朕只是不希望你们因为受挫便互相指责,大吵大闹。朕无退路,你们同样没有退路,史思明也没有退路。但是跟史思明相比,朕还有另外的手段。李光弼,你起来吧,朕要和你商议一件事。”

李光弼谢恩起身,垂手站在一旁。乞扎纳力也收敛了吊儿郎当的样子,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还是第一次,他对眼前这个大唐皇帝有了发自内心的敬畏之感。大唐的新皇帝这份处惊不变的气度,便昭显了他的威严,他很想知道大唐皇帝有什么新的办法能打破僵局。

“二位,朕认为,在如此情形下,攻城之战可以暂停一日。我大军能战之兵不足七万,朕不想将他们全部葬送在这里。李光弼,你再派人去送劝降信进城,告诉史思明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朕会立刻下旨,命王源的神策军立刻逼近长安。当此之时,史思明一旦发现神策军抵近长安的消息,那将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光弼,你认为朕的主意如何?”李瑁缓缓道。

李光弼冷静的想了想,开口道:“陛下圣明,此法可行。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王源趁机攻城夺取长安。陛下在圣旨中一定要严令王源不得攻城,不能让王源趁火打劫。臣担心的正是这一点,所以才迟迟没请陛下下旨。”

李瑁点头沉思道:“朕明白你的担心,朕其实也很担心。但眼下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了。朕料那王源也不敢公然抗旨,朕会在措辞上小心些,多加宽慰王源。他不是和高仙芝联名上贺表恭贺朕登基了么?我想,王源他对朕还是忌惮的,朕只要给他些甜头,他恐怕便不会有何异动。此事若是你无异议,便立刻去办,以免夜长梦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