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校对版) > 第0557章 科学家

第0557章 科学家(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还玩吗?”徐渭问道。

:“人家明明还没到限,凭啥要提前俩月上书?”

“放心,我有办法。”沈默笑笑道:“其实这位部堂大人,还有不为人注意的另一面,我准备从那方面入手。”

“哪一方面?”徐渭问道。

“他的身份是官员。”沈默淡淡道:“但他的爱好却不是当官,而是搞发明。”

“哦……”对于沈默所说,徐渭其实是早有耳闻的,听说那欧阳必进自幼喜欢研制各种小玩意,动手能力十分的厉害。不过在当时,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只是闲暇时玩玩。但他没想到,自己的这手本事,还曾经派上过大用场……

“此一时,彼一时了。”沈默摇摇头道:“如果没有最近的风风雨雨,陛下即使不看严阁老的面子,也会下旨挽留他。”因为欧阳必进是个很不错的官员,他在刑部时严整法纪、廉洁奉公、夙夜不懈,嘉靖曾赞他为‘端慎老成’。在工部时,他主持重修紫禁城的午门、**及三大殿。更是得到了皇帝的嘉许,所以在嘉靖那里,对他有着很不错的印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批准他吏部尚书的任命。

※※※

“但是现在,因为严嵩的关系,陛下很可能不会挽留他。”沈默沉声道:“上次廷推时陛下破例没有出席,八成是存着,让徐阁老的势力自然取代严党的心思。”说着两手一摊道:“但是其结果,揭示了一个颠簸不灭的真理——当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是一家人时,他们就是无敌的。”

“你是说,如果皇上想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徐渭有些明白道:“就必须先拿下欧阳必进?”

“对头。”沈默点头笑道:“但欧阳必进有功无过,且上任时短,没有合适的理由,皇帝也没法撵他走。”

当年欧阳必进巡抚郧阳时,当地牛疫流行,耕牛几乎死尽,老百姓只好用人拉犁耕地。苦不堪言。他为解决这个问题,绞尽脑汁、茶饭不思,后来看到老百姓打水的辘轳,又从资料中查到古人所留的‘耕机草图’,立即亲自动手研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装置机关,用人力通过滑轮绞动绳索牵引耕犁,使用时‘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成为一种高效省力。完全不依靠畜力的耕具,战胜了牛瘟的困难,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后来欧阳必进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又发明了许多有用于生产的东西,只是因为人已回到京城,无法推广开来,只能当作玩具,图人一乐尔。

徐渭还知道,沈默在苏州当巡抚时,也十分关注类似的发明,还专门成立了苏州研究院,以优渥的条件聘请老技工,让他们对现有的农具、织机等生产用具进行改进,用以提高工农业的生产效率。

徐渭也曾问过沈默:‘你那研究院的效果如何?’

沈默郁闷的告诉他:“花了很多银子,也没有研究出真正有用的东西。”

徐渭明白了,缓缓点头道:“你的意思是,欧阳必进按例上的辞官奏章,就是皇上最合适的理由?”

“不错!”沈默颔首道:“唯一的问题在于,据说欧阳夫人撑不到年前了,如果她一去世,出于哀念,皇帝可能会改变态度,安抚严嵩,留下欧阳必进的。”说着长叹一声道:“所以必须要让欧阳必进提前上书,不然就会功亏一篑。”

徐渭知道沈默说的是实情,这个年代死者为大,欧阳夫人又与严阁老相濡以沫一个甲子,早成为朝野间的佳话,甚至嘉靖帝都十分羡慕。如果她去了,严阁老泣血哀痛上表,说不定皇帝一心软,就把原先的念头给冲淡了。

所以想要把欧阳必进拿下,这一个月是黄金时间,过了这个月,局势便不可预料了,也许再也没有机会也说不定。

“又如何能让他上书呢?”徐渭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