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校对版) > 第0927章 灵济宫(下)

第0927章 灵济宫(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棋盘胡同,沈府前书房。

“以后要少说话,非要说话也得小声细气。绝对不能吃辣的、酸的、凉的东西,更不能沾酒!”金太医匆匆赶来,看过之后,开了药,叮嘱道:“不能去人群集中的地方,不能吸入太多灰,不然一辈子都恢复不了嗓子。”

沈默苦笑着点头应下,让沈明臣把金太医送走。这时第一副药也煎好了,他端起来一尝,眉头不由拧成菊花,心说:‘真苦啊……’

“大人真是拼命三郎。”王寅不由感叹道:“要是换了我,估计等不到现在,早就累趴下了。”

沈默不理他,继续低头喝药。

沈默在灵济宫的讲学,意味着王学又有新的一脉诞生,沈默将其称为‘实心学’。这个学说体现着浓重的沈氏风格,那就是八面玲珑,老少咸宜,竟然各方各面谁也不得罪,且都觉着很不错。

对于心学北宗来说,他们本身就是以‘泰州学派’为主,而泰州学派就是沈默口中的‘功夫派’,沈默的实心学虽然同时说‘本体派’和‘功夫派’的不是,但听起来更倾向于‘功夫派’,而且他的很多说法,都是来源于泰州学派,自然被视为同类。况且他所指出的,正是泰州学派始终无法成为主流的原因……如果只下工夫,不注重心的修为,难免行事脱离普遍道德,被人视为异端,自然不被主流接受……这是他们一直十分苦恼,却没有意识到原因的。所以芦棚中的几个泰州学派的长老,当场就被沈默征服了,整场讲授都听得如痴如醉,频频击节叫好,等到最后,已经把他当成是承前启后、开一代新风的宗师了。

而对于‘本体派’的心学南宗长老,沈默的‘心无本体论’虽然不那么顺耳,但沈默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他们宁肯认为,这是沈默在故意骗取北宗的信任,也万万不会拆他的台。况且哪怕将来沈默仍然坚持不变,他们也不必担心,仍可借助沈默搭起的平台,宣讲自己的一套……就像徐阶其实是‘本体派’,但依然和泰州学派相互合作,各取所需,并没有发生过冲突。毕竟大家同为王学门人,只是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同,大方向上是一样的。

至于传统的程朱理学家,因为沈默的学说,带着浓重的心学修正色彩,有向理学倡导的‘格物致知’回归的色彩,所以看他要比看其余王学门人顺眼得多。

还有另外一家,那就是‘实学’派,这一派讲的是‘经世致用’,立‘事功’之学,溯源于南宋永嘉学派,当时可与理学、心学并称,虽然近些年逐渐式微,但很多朝中大员,都是其坚定的信徒……代表人物是高拱、郭朴、朱衡等人,甚至张居正也在其列。无疑,实学与实心学有很大共同之处,尤其是在‘经世致用’上,双方可谓志同道合,当然会彼此欣赏了。

“不过辛苦没有白费。”余寅赶紧安慰沈默道:“您的讲学反响十分的热烈,尤其是年轻一些的士子,肯定会对实心学更感兴趣,后续南方的报纸和书院,都会长期跟进,相信您的学说,一定能站住脚,然后发扬光大的。”

“呼……”沈默终于喝完了见鬼的药汤,一边端起水杯漱口,一边提笔写下一行字:‘赵贞吉回来了’。其实他前几天就知道了,但这几日全身心都扑在讲学上,也就没提这一茬。

结果一番演讲下来,竟然大受欢迎。沈默本来只想讲一场,但在听众和泰州学派长老的强烈要求下,不断的加场。从初六到十五,接连讲了九场,起先听众只有一千多人,但从第三场开始,就达到五千多人,彻底爆满,之后每场都是如此。

但沈默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的讲课大受欢迎,一是因为内容新颖;二是自己讲课生动风趣,又有‘六首状元’光环的加持,三是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吸引了很多人来捧场,所以场场爆满并不足喜,如果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可,就会像流星一样,兴起得快,消灭的更快。

必须趁着正新鲜的时候,让更多人接受自己的学说,让自己的学说更深入人心,为了这个目标,沈默每次的讲学都全力以赴,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场场轰动,广受听众好评……甚至很多人直接住在观里,就为了能有位子,听他的下一讲。

代价就是,正月十五最后一场讲完,沈默一下台就咳血,然后失声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