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文学社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居一品() > 第0873章 尚书(下)

第0873章 尚书(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啊,没事儿了。”徐阶有些反应不过来道。

“那您先去忙吧,朕也回去了。”说完也不待徐阶告退,便先往后面去了,好像有什么在勾他的魂似的。

“真的?”徐阶不大相信道。若不是在前乾清宫中,一定会以为,这是蒙师在管教一个老喜欢逃学的孩子。

“朕保证还不行?”隆庆无奈地点点头,话锋一转,提出自己的要求道:“不过朕有个条件。”

“皇上请讲。”徐阶心说,只要不太过分,怎么都答应你。

“朕上朝归上朝,可那些国事我是不懂的,为免误事,以后朝会上有司上奏,就由辅臣代朕答复吧。”隆庆提出了他思索良久的妙想。

“不行!”徐阶几乎要跳起来了,大声道:“国有长君,岂容臣下代庖?”把皇帝当傀儡,那是权奸干的事儿,徐阁老也来不了。

张居正闻言目光一滞,一声都不吭。直到轿帘放

下,他才缓缓摇头,低声道:“不愧是沈拙言,我不如也!”言语间竟没有多少惋惜,反而透着羡慕与解脱……在这个门生故吏关系编织成的官场上,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乃至开山立派,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所以沈默宁肯去求高拱谅解,也不愿再投徐阶麾下,正是为了保住他得来不易的独立自主……毕竟和高拱再近,也不过是盟友关系,远比给别人当学生来得自由。

只是沈默可以独立,他却不能够,因为人家沈默临风沐雨,历尽艰辛,苦心经营了十余年,早就有了自己的势力。而他张居正虽比沈默早出道九年,但一直被老师像温室花朵一样保护着,栽培着,虽然少了许多坎坷,却无法形成自己的势力,一旦失去老师的支持,他便会什么都不是。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叹息着吟唱一声,张居正对自己道:“走吧走吧,人总要走自己的路,希望能殊途同归吧”

轿子抬起来,稳重的向前行进。

“可朕真得不行啊!”隆庆也不急,两手一摊道:“什么该答应,什么不该答应,实在吃不准,元翁也不想把国事搞成一团糟吧。”

“……”徐阶闷了半晌,又做最后的努力道:“皇上拿不准的,就先不答复,待早朝后,移驾西华殿,顾问阁臣,再行圣断!”

上早朝已经够累了,完事还要上补习班,简直是要人老命,隆庆哪能接受?却也不反驳徐阁老,便那么心不在焉地坐着,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一颗心早飞回后宫的温香软玉去了。

见皇帝这样子,徐阶知道欲速则不达,只好再退一步道:“不是特别重要的,内阁先票拟,但若遇到重大事件,则还需皇上移驾西华……”

“好吧……”隆庆不甘不愿的答应下来,说完便起身道:“阁老没什么事了吧?”

※※※

连续辍朝第五日后,徐阶终于忍不住,在乾清宫外跪了一个时辰,可算见着了眼圈发内的隆庆皇帝。看到老首辅被扶起来时,两腿摇摇晃晃,已经站不住了,隆庆颇为过意不去道:“您老这是何苦呢,众卿皆明达干练,老成谋国之士,朕是十二分的信任。政务之事,就由您和高阁老他们谋划办理,不必事事都要朕的旨意……早朝礼节繁冗,每天都来一遭,对众卿太过劳累,朕看就没必要每天进行了吧?”

“陛下……”见这位皇帝竟将威柄弃若敝屣,徐阶郁闷得想骂人,强压住怒火道:“早朝乃是祖制,除了皇亲重臣去世,方可辍朝以示哀悼外,本不该免朝。当年因宫中失火,孝宗皇帝彻夜未眠,神思恍惚,只恳求辍朝一日,还需经内阁慎重研议,才同意免朝一日。武庙、世庙破此祖制,结果损害了千秋盛名,让后人失之尊敬!”见皇帝闷不作声,徐阶又劝谏道:“先帝的遗诏上悔过最深的一条,就是‘朝讲早废’,您既然以在登极诏上承诺,要一改前朝弊政,勤政爱民,克己复礼。现在登极不足一月,就接连辍朝,让天下人怎么看?让史家如何落笔?!”

这话已经说得极重了,但徐阶今天来,就是豁出去了,见皇帝还不吭声,他把官帽一摘,重重叩首道:“老臣身为宰辅,不能致君尧舜,就是最大的失职,只能向陛下请辞,退避让贤了!”

皇帝这下没办法了,只好连忙起身,亲手将他扶起道:“元翁千万别抛下朕,我上朝、上朝还不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